个人信息流入黑市,招聘网站随意贩卖,对求职者会造成什么影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年“3·15”晚会开播。晚会披露了智联招聘简历给钱就可随意下载并且贩卖和流入黑市这些乱像。
智联等招聘平台,有钱就能买简历,在求职平台上发布的求职简历,可能正被明码标价地“贩卖”。在智联招聘,根据求职者的学历、工作经验、薪资水平等条件,简历的下载价格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40元、60元和元。
智联招聘、猎聘、前程无忧这些求职网站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同时,被“默认”公开简历的求职者对此毫不知情,“不知道自己的简历被谁下载,拿去做了什么。”
经记者调查发现,大量个人简历信息从智联招聘泄露,流入黑市贩卖,“只要给钱,就能买到智联招聘网站上的求职简历”。
一位卖家表示,只需要支付7元,就可以买到一份智联招聘上最新的求职者简历。在支付了费用后,不到5分钟卖家便发来一份简历。简历内容详尽,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卖家甚至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简历按照年龄、地域、毕业院校等信息进行精准筛选。
出现这种情况前程无忧和猎聘网等一些招聘网站无疑是缺乏对下载后的简历信息,进行管理和监测,这绝不是无辜!不敢说故意但也有重大过失。发生这种事以后的求职者还敢在这些招聘网站上投简历吗?
已经流入黑市的简历对求职者本人以后的生活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影响很大!
知乎上面某答主分享的一个真实事例:
事情的起因是X女士一次网贷,几千块钱,想买一款新手机,X女士网上找了个不知名的小平台,对方让她签了一份合同,给对方发了自己身份证的照片,然后还让她下载一个app做了个人脸识别验证,理由是要核对身份证的真伪。她个人风险意识不强,估计当时满心想的是手机的事,几千块钱下个月发了工资也就还上了,对于这些要求没多想,照单全收。后来钱是还上了,她以为这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一年多以后,她收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某省商局电话,问她为什么虚构办公地址注册公司,要求她限期到局里解释情况。她听着电话里说的那个公司名字一脸懵,不知所措。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她多了十几家公司!
绝大部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她,所有的公司她都认缴了一定比例的出资。这些公司都是注册资本50万以下的小公司,一看就是一堆空壳。而且这些公司如果对外签了合同资不抵债,破产的时候你作为股东得把注册资本缴足;如果公司有贷款还不上,作为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甚至影响个人征信;如果这些公司是增值税发票灰色产业的工厂或者洗钱的资金渠道,那还有可能被卷进刑事案件!!!
当下正是「求职难」的时候,贩卖者买通平台内部人员,从内部进行数据搬运,通过技术手段直接从招聘平台服务器盗取数据。所以说我想警惕求职者们信息外泄是非常严重的,你们可能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卷进一个巨大的漩涡。本来就想好好找个工作没想到却陷入危险之中!
今年3月1日已经施行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网络招聘平台有义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同时这些招聘平台还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采取技术措施或者其他必要措施,确保招聘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和用户信息安全。对于求职者在求职时也需要多留一个心眼,现在这种互联网大时代,一不小心信息和隐私安全可能就会外泄。
本文由上职家找工作原创编辑,蓝领普工求职上职家,薪水往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