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从狭义上讲就是服务营销
那么该怎么配合营销?
今天来就来分享一篇关于设计要掌握的营销知识(干货)
(从过去总结经验,运用于现代化广告设计,因为不懂运营,在设计上会走很多弯路)
作为一名视觉传达设计师,
你应该知道什么东西才能吸引人,
或者说你应该知道优秀广告的特质是什么。
一、看广告标题的人数是看正文人数的5倍,也就是说标题比内文多5倍的阅读力
标题和内文的阅读效力是5:1。
这就是标题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它能决定一个广告的成败。
从设计视角而言,我们需要把标题和内容按照广告载体,有次序的排版出来,主次要区分得明显。
二、广告空白页面增加1倍,注目率会增加0.7倍
这是内容与空白的比例关系,这个不好把握。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不可全篇幅都是文字,我们可以尝试着把重要的信息放在*金分割点上,适当的留白,这样的设计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最好不要为了增加所谓的曝光把文案加的很大,使得画面太过饱满,过分的突出重点容易让受众反感。
注意这里的“空白”是指的“集中空白区域”而不是“平均分布”的方式。从众多好的作品中总结出一个规律,画面需要空出一半的空白位置来,才能达到原来效果的1.7倍注目率。(其实如果所有广告都空出一半来,肯定都会被人看到的,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奇怪)
那么这样空出一半来,就要经受考验了,客户的接受能力?内容的充足性?空白的性价比(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值得这么干)?
三、数字“”元比“一百元”更能引起
为什么是这个数字?
因为这个数字阶段便于记忆,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音韵学是中文的一个独特部分,音韵不对,会让口号生涩喑哑,难以上口,所以还要注意音韵)
六、广告正文20个字阅读人数为10,50个字阅读人数为5,个字阅读人数为1
有谁喜欢啰嗦?
一句话说白了(你不是在写小说)。对于现在的读者而言需要把兴奋点提前,想想现在的电影结构,比如“少数派报告”的开场抓刺杀偷情者的片段,你就能理解,在20分钟内不能吸引你的电影会让你睡着。
你做的是广告,给你的时间就更短了!
七、看广告图象比看广告标题的人数多20%
你的图像不能吸引人就完蛋,标题再不吸引人就死定了!
图像:标题=1.2:1注意你的侧重程度。现在还有一些大厂商的广告偏重于图像,广告语很小,但是有点睛的解说成分。不太鼓励学习这样的广告模式,因为:不到一定的程度,你没有能力获得(或创造)完美体现内容的画面。
八、一般人类的心智不能同时与七个以上的单位打交道
这个规则很早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版面中有七个广告,你应该是最先被看到的那个(比较难,通常我们都不能精确预见周边是什么广告)。再者,广告中的阐述要点也不能超过7个。冥冥中自有天定,大七之数,难以超越。
九、图画比语言的力量强
在广告这个江湖有一句经典:“一图胜千文”。这就是实证,如果你学会了用图画来说话的方法,你会受益终生。如果你说要我告诉你怎么锻炼这样的能力,我建议你去学着画“四格”,如果你功力到了的话,你在四格中的关键那幅,就可以成为你的广告画面。
十、看报纸广告的顺序是图象-标题-正文
这是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它现在会影响到我们来重新安排广告画面:以往我们总是把标题放在最前面,现在看来,从兴奋点和视觉流程考虑,都应该重新调整。
十一、看纸质广告左边比右边的人数多12%,看上边比看下边的人数多60%
这个数据或许值得怀疑,从我们自己统计的中文广告在报刊上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右侧,上半版的位置是最佳位置。
十二、受众对电视广告维持注意状态的时间是5秒,而前两秒注意力最强
心经说:眼耳鼻舌身意,是六觉。声音在电视广告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嗅觉味觉触觉现在还没有出现在多媒体电视广告中,但很多迹象表明,现在这些东西会带领我们体验真正多感触的“多媒体”世界。
十三、看三角形比看正方形的人数多2倍
推而广之,实际上是不规则形状比规则形状更容易让人注意。这是视觉的常识,是视觉心理中的“寻边”现象。同理,一样的正方形,你把它旋转成菱形放置,
吸引力也会大幅度提高。(在数码图像的理解中可以理解为:扫描线在X,Y两轴撞击到边缘线的几率越大,该图形越有吸引力)
十四、打破常规的表现广告注目率增倍
这有个度的问题。之前有句话总结的很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果你弄得即不在意料之内,也不通情理,这个表现方式就很成问题。这方面应该多学习法国人的广告,而不是美国人的广告。
十五、绰号因特色而比名字记忆率高8倍
与时俱进,学会用流行语言,会为你的广告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