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方反制驻华美媒,让我想起了碎纸机的故事
TUhjnbcbe - 2022/11/10 20:56:00

一个国家对外派驻外记者,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如今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必然要了解国外正在发生的一切,派出驻外记者,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其实,中国外派记者的数量是很少的。这有一定历史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去经济条件不好,派一名驻外记者的费用非常高,很少有报纸或媒体能真正承担得起。一些大单位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会拿出一笔专门费用,交给国家批准。而且当时中国还有外汇限制,所以能够向外派驻记者的报纸媒体非常少。

随着经济条件逐渐好转,中国对外交往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向外派记者,除了正式在驻在地注册记者外,还有一些是兼职特约记者,比如留学生、在外学习新闻人士或外派人员,他们就不属于在对方国家正式注册的记者。到了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的经济交往已经非常深入,了解外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自己在担任20多年驻外记者以后,认识到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是我们在“知己”方面可能稍微好一点,但在“知彼”方面就非常薄弱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驻外记者人员不够,外派记者本身素质不强、能力水平也不足。

其实,国外媒体的做法是,让外派记者长期固定驻扎在某地。我在法国时,认识一位德国驻法记者,他在法国已经待了40多年,还有一位美国记者也在法国待了30多年。要认识一个国家是非常困难的,而中国的驻外记者往往跟外交官一样,三四年一个任期,时间到了就要轮换一次,但实际上这个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算是唯一的例外,因为文汇报是一家民间报纸,没有足够的法语人才,所以就在法国待了很长时间。只有驻地10年乃至20年以上,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但是中国的驻外记者很少有这个机会做到这一点。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中国虽然向美国、欧洲主要国家派了驻外记者,但记者既受限于自身能力与派驻时限,也受限于对外国了解的程度;我们在理解西方社会各方面都做得很不够,所以今后仍需加强完善外派记者的数量和方式。

美国限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的中国籍员工数量截图来自纽约时报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屡屡祭出严厉手段,想要限制中国记者的数量,这些措施的本质是要限制中国对它们的进一步了解,这是非常不地道的。中国没有限制西方向我们派驻记者,比如法国想派多少记者过来都可以的。反而是法国自身碰到难题,现在各个媒体都处于困难状态,过去要派一个记者到中国来极其容易,法郎(以及后来的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高,很轻松就可以派记者来;但现在人民币走势越来越强,而法国自身经济形势又不是特别好,所以派驻华记者的难度也就逐渐增大。

当然,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过去在东西方交流中,一直处于西方了解中国更多而中国了解西方甚少这样一种状态。如今全球化进入21世纪20年代了,应该到了改变的时候。而恰恰在这种时候,美国还试图限制或封锁中国,那只能证明一点,就是他们在与中国的和平竞争中,居于下风;但这能怪谁,只能怪自己。对中国而言,我们不能轻易退步,而是应该加强驻外记者的数量和实力,加深对西方世界的探究和理解。

我过去在很多文章中将西方比喻成“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非常复杂;我们往往对最外面那层研究得很深很透很细,每一个细节都看到了,但由于受到4年任期限制,还没有对一个国家认同、看清,还没有打破最外面那一层理论上的东西以看到里面那一层、甚至多层,就被撤回来了,这是很遗憾的。

其实,像美国这样对中国驻外记者出台人数、签证时间等限制措施的情况,并不普遍。就我自身经历来说,法国对驻外记者还是非常宽容、客气的。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签证问题,通常每年需要办一次长期居留签证,办完之后就可以自由来回中法两地,没有问题。但是我的美国同事就麻烦多了,回国探一次亲,就必须再度申请签证才能再到美国,尤其是“”以后大幅收紧驻外记者的来回签证,这是非常不地道的做法。其实这都是借口,他们从来没有把中国记者视为与自己对等,对中国一直存在歧视,把我们看得低人一等。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自身也不是没有原因,我们本来也应该对等回应。我在法国时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当时法国要求某国公民在申请法国签证时必须按手印,这个国家得知法国这样做之后,也立刻采取对等措施,要求申请到自己国家的法国公民也必须按手印。我当时问这个国家的签证官,你们要求对方按手印之后,你们有处理的能力吗?他们回答说,我们没这个能力。我说,那你们拿到这些按了手印的纸要怎么办?他们说,就扔碎纸机里面,但就这样也还是必须要做,因为这涉及到国家尊严问题。

相比之下,我们往往很少意识到这是国家尊严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完全对等的措施;往往有人会说,没办法,是我们需要了解他们,他们不需要了解我们。其实这都是废话,就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总觉得是我们在求他们,才会造成他们对我们的蔑视和小看。我们对外工作中的不少问题都是这样造成的。

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公开发表涉及种族歧视的侮辱性评论“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中方向该社提出严正交涉,此后吊销三名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的执照。不用怀疑,很多国外媒体又围绕新闻自由做起文章。

难道中国这样的做法错了吗?不!恰恰非常正常。当你们驻外记者所在的媒体做出了侮辱性、歧视性的虚假报道时,我们做出相对应的反应非常正常。法国曾经有一个驻华记者,就因为极其不地道的报道,最后在她的签证结束时,中国便不再给她延长签证。当然,除此以外,更关键是要在国际媒体上揭露他们这些虚假报道、错误行为,这甚至比驱逐更能教育他们。

而且,近年来,美国*府频频使用外国代理人法来限制中国媒体和记者,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中国不应该让它开这个口子,中国记者应该享有跟当地记者同样的采访权利,不能以中国媒体的所有权为借口,也不能因为派遣国家*治体制跟你不一样,就实行特殊对待。中国完全可以采取对等方式,你们如何对待中国记者,我们也就如何对待美国记者,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尊严,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

当然,这也要靠我们每一位驻外记者,时刻都要有意识维护自己的尊严,比如采访过程中遭到的一些限制,可以向中国大使馆汇报,集中起来提出抗议表达不同意见,反对种种不公待遇。只要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前提下,驻当地的外国记者就应该享有普通人应该享有的权力,否则不如干脆撤回记者,以后与其有关的信息一律不报道。

作为驻外记者本身,要做好这些工作是很艰苦的,外面世界对我们存在偏见、傲慢与不解,同时我们要打入他们的圈子也是十分困难的。

在这一点上,法国的情况要比美国好很多。虽然也有不少法国人觉得中国是一个共产*领导的国家,中国媒体都是搞“宣传”的,但是我们记者写出来的文章,他们也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方反制驻华美媒,让我想起了碎纸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