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创设情境,激趣识字一年级语文阶段性工作总
TUhjnbcbe - 2022/10/9 11:38:00
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834283.html

新的课程标准以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充分体现了社会和人文的发展需求,为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改变教法敲响了警钟,更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人教版课程标准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整合、呈现方式的灵活性上。如“识字项”都依据“识字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安排了个日常高频字的认读。如何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熟记这几百个字呢?在实践中,我发现新教材内容新颖活泼、色彩鲜艳、画面生动清晰,符合儿童心理,能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下面就我在操作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孩子们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谈一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激趣——自主识字的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鼓励孩子们自主识字,便显得尤为突出。

(一)营造愉快、民主、和谐的识字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快乐的课堂情绪氛围的构建,正是这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具体体现。识字教学中是否有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孩子们是否保持一颗灵动的心,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做到三个“多一点”。

1.多一点微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学生喜欢和蔼可亲的教师,特别是小学生。不管什么时候进课堂,不管心情如何,只要踏进课堂,我就把微笑挂在脸上。对读字准、识字快等表现出色的孩子给以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有些孩子即使读错了,记错了,或是当时未能完全记住,也不妨“容错”、“容时”,给以热情鼓励,引导其“改错”或补记。

2.多一点信任:每个孩子都应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肯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肯定。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相信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到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孩子,也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落伍”,即使他们记得少或是当时未能完全理解,也要经常用“你真行”、“你真聪明”等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3.多一点宽容:对于孩子们的幼稚、无知,教师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允许孩子们犯错,允许他们对教师提出不同意见,真正放开孩子们的手脚,如我在上《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小鸭的妈妈和小鹰的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所以干啥都让它们自己去。”我先是一惊,但并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引导孩子们明白,鸭妈妈和鹰妈妈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自然乐于识字,乐于学习。

(二)创设有趣、自主、宽松的识字情景

1.以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创设识字情景

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情景表演、画画等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学形式,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就会乐于识字。如我在教学识字(一)—《在家里》时,先用谜语导入:“‘老大天天演戏,老二每日作文,老三千里传声,老四送来光明’各打一家用物品”。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然后,我告诉孩子们这些物品就在家里,(板书课题〈在家里〉),请他们找一找到底是什么物品。孩子们带着较高的兴趣,先观察图画,自主拼读音节之后通过小组间合作、探究,终于找到了谜底,同时也认识了生字词。又如在学习“语文园地二”中“我会连”那道题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人要坐火车,他想买几份报纸在火车上看,结果他去买报纸时,把“报纸”说成了“包子”,使卖报纸的人产生了误解,闹出了笑话。这个故事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此时,我趁势问他们:“那咱们班上的同学能不能分清平、翘舌音呢?如果能,那你们现在读一读,连一连,看谁分得最清。”孩子们自主读并连线之后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别读一读,其他人评一评,看是否连对。最后我又让他们试着用这些字口头组词,并说一句话。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和生字,又积累了词语、句子,学得轻松愉快。对于有些直观形象的字,可通过情景表演或画简笔画来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如教学《画》这首古诗时,学习“近听水无声”中的“近”字时,与前面学过的“进门”的“进”是同音字,孩子们分不清楚,我就让一位同学演示“进门”的“进”的动作,从这位同学的演示中,孩子们看出来了,“进”的意思在这儿是“从外面到里面”。而“近听”的“近”没有这个意思,再让两位同学分别到离黑板近和远的地方,让大家看,孩子们便立刻明白了,“近”与“远”在空间上相对,是“远”的反义词。又如我在上《四季》这一课时,有孩子问我:“‘鞠着躬’的‘鞠躬’和‘雪人大肚子一挺’的‘挺’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启发孩子们用动作理解,(这时有个胖乎乎的男孩站起来把肚子向前一腆,脑袋向后一仰,大声说:“这就是‘挺’”,然后又深深地弯下腰去,说:“这就是‘鞠躬’‘鞠躬’就是‘行礼’的意思”)在有趣的表演中,孩子们理解了字意并掌握了字形,尤其是记住了“鞠躬”是“弯腰行礼”的意思,所以“躬”是“身体”的“身”再加“弓”组成的。若是在特定的情景中,指导孩子们画画,那更是情趣盎然。当然,能借助实物认一些直观形象的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2.以丰富多样的语感创设识字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教材大多是诗歌和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朗读韵文和识字学词融为一体,有利于语感训练。在语感训练中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有的课文生字较多,可激励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画面朗读课文,朗读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比赛读,在游戏中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反复认读来熟悉生字,或者给字口头组词,用词口头造句,都是在具体的语感训练中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如我在教学《操场上》这一课时,孩子们在学习了字词句之后,还是无法认清课文中的14个生字,于是我让孩子们再次观察图画,并且说说自己喜欢哪些活动,再读一读课文。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读之后,我又启发孩子们说说,“打、拍”为什么都是“扌”?“跳、跑、踢”为什么都是“足”旁?在字形上巩固记忆。此后,又让孩子们用本课生字口头扩词、说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强化记忆,终于取得了良好的识字效果。

二、发现——自主识字的动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什么课内外、校内外的鸿沟,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自主发现的空间,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有意识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设情境,激趣识字一年级语文阶段性工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