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丽华(黑龙江)
“金融”这个词,以前对我来说,还是个生疏的不能再生疏的词汇。它存在于电视财经新闻的报道里,或者出现在各大金融报纸的版面上,言说着今年的金融形势如何如何,或者是那几个赫赫有名的金融巨头投资动作。对我这样一个在生在农家只识得谷莠和小麦的女孩来说,那是很遥远的事。我的世界里只有鸡鸭鹅狗炊烟远,缝补浆洗烈日炎。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走进金融系统,在那里工作。就像我没想过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宿命,去尝试不一样的人生一样。是的,我没有想过。
年1月20日,离春节没有多少日子,正是北方最寒冷的时候,然而作为北方的人,越冷的时候越是喜气洋洋。因为意味着年近了,寒冷也到了最后关头,春天不远了。所以这最后关头冬才使劲的威风一回,冷酷到底,直接把温度拉到底线。日后一日一日的温度回升,它就再也没有机会冷回来了。
在这个离春天不远的日子,我非常幸运的来到了农村信用社求职。因为自己有写作功底,虽学历不高,但多年坚持自学、阅读以及写作的累积,还是保自己有一丝对文字上的处理能力,于是非常幸运的谋到*务秘书一职。虽然是合同工,我的未来尚不能保证,但是这样的开端让我感到很满意。
记得去上班的路上,一个在*府任职的姐姐问我,“听说你要去银行上班,你对金融,不,你对银行了解多少?”我笑的狡黠,发过去我的回复“银行就是把存户的钱借给有需要的人,收取一定费用的利息。利息你懂不?我给你讲个小故事: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一块肉拿来拿去还有油在手上留下呢,那些钱,来来走走,手上的“油”多了,就攒成一坛子,那“油”就是利息,就是银行的利润所在。”朋友在那面哈哈大笑说“你们读书人啊,啥都能解释得那么有趣。”
这个小故事是我对银行,乃至对金融,管中窥豹的一小点粗放了解,我的乡村里涉及不到这些,我也从没关心过这些。如今真真正正的成为他的一员,我想,我应该努力地去了解我这位新朋友,新伙伴,我生活新的内容。
我一直以为银行是必须赚利息的,不赚利息赔本的事别说这样的大银行,就是我们个人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的。可是就在我来后不久,国家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全国贫困村脱贫工作。精准扶贫、百日攻坚、帮贫扶困各种各样的叫法,但做着同样一件扶贫大事的工作在祖国的神州土地上一夜间花开。我所在的信用社是我县金融扶贫的主力*,包揽了金融扶贫任务的百分之九十五。全县扶贫小额贷款都是从农村信用社发出的。那是怎样一种浩繁的工作,那是怎样大的一个工程啊,你无法想象。领导带着员工下乡,一遍一遍进入农户家建档立卡,名单对接,筛选、甄别、村乡县三级*府敲定名单后,再次入户、核实,再和贫困户沟通贷款的意愿。
我说过我是新来的白丁员工,意味着我对金融知识的缺乏和自以为是的解读。我内心盘算着,这下子单位不知道赚多少钱呢,看领导们那么努力积极,年底业绩一定大大的。可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和与同事的交流中才发现,我们的信用社一分一毫,甚至是一厘钱都赚不到,不仅赚不到,还搭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说是赔本的买卖。贫困户享受的是国家免息贷款。没有利息的产生,就放大了投入成本的比例,倾全社之力做的这事,我们信用社掏了自己的腰包。
面对社会,面对人群,面对许许多多,我的单位从没和别人解释自己的付出,委屈和抱怨自己的吃亏。全社上下紧张又忙碌。九月份,信贷员老医院里等待手术,老丛还在农户家里对接名单,有序的衔接好下一步工作,他才星夜赶回到爱人的住院部。听亲属说老婆被推进手术室三个小时了,他坐在长椅上头垂的很低很低,低到没人看见他的脸,读到他的表情,只能在脚步声偶尔安静下来的空隙,听见轻轻的抽噎声。
十一月,天一冷,乡村的路格外的滑,下一次乡,坐在车里的人就捏一把冷汗。驻村的那些老同志因为条件实在太有限,胃病、老寒腿复发的不在少数。却没有一个人离岗离职,用行动暖热着这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贫瘠,但是他不贫爱。
理事长说“金融扶贫是我们信用社的社会责任,是我们的*治任务,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等有一天我们县全都脱贫了,变成富裕的小城,很多老人说起当年是信用社自亏腰包,硬挺着腰杆把我们扶持起来的,那是我们信用社,也是我们作为金融人一辈子的骄傲。证明国家的信任没有交错于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机构的穷富,和全国全民比起来,微乎其微,我们一直在做,历史会记住我们这些默默付出的金融人,我们老百姓的农信社。”
年6月,一个新的机遇摆在我面前,我可以跳槽去县里的机关单位,那些牌子很亮的*府下属机构,可以说清闲又待遇优厚,仅凭着名头说出来就是一份殊荣。7月,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有意聘请我去做秘书一职。好机会接踵而来,前方有锦绣铺开,花瓣洒满路的两旁,红毯艳艳。我头也没抬,还在研究我的汇报文件。省金融文工团要来考察我县金融扶贫事业的进展,力争近期接受国检,争取早日完成脱贫任务。我是农信的一员,我在全民脱贫大业的道路上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兵,没有人在意,或者缺少也不影响全局。
可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对我的生活来说是有意义的事,对我的生命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事,能参与进去,致力于全民富裕的伟大事业,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去做呢?我对旁边的爱人说,“把那些单位的厚爱都回绝了吧,我喜欢信用社,我爱银行,他不是只认钱、琢磨赚钱的机器机构,他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我哪都不去,就在这里梳理这些文件,了解中国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借贷到将来人人有存款的梦想完成。将来我要写一部书,写写那些籍籍无名的金融人在这场全国脱贫战役中所奉献的和所承受的,他们的辛酸劳苦,他们的荣光自豪,名字就叫《寒地上的“金”》。”
我和我的金融故事这才仅仅是个开始,以后我还会和他发生许许多多形形色色温暖又传奇的故事,就像曾经和我的黑土地一样。我的金融故事也籍籍普通,没有那么感人肺腑意义深刻。但是我相信,这是我们所有金融人今年都在经历的大事,都在自豪的大业。把每一分钱通过各个不同的银行机构送到百姓手里,鼓励他们创业脱贫,繁荣经济,他们辉煌的宏图里,有我们金融人的一笔丹青,我们却愿意隐匿自己,不予高歌颂德,因为这是组织交给我们的重任。更是信任、嘱托、责任。
我自豪,我是金融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富裕县农村信用社)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