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俊根据有关资料编文并图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在被誉为“江南第一名巷”的小营巷内。
小营巷“中国共产*杭州小组纪念馆”前厅
当我们走进纪念馆的大门,前厅左右各有一幅油画,左方是嘉兴南湖红船,右方是中共杭州小组旧址“白屋”,两扇门上由多颗铆钉装饰的“福”字,很有特色。
再走进一个墙门,有一座中共杭州小组成立时4位*员的雕塑:徐梅坤、于树德、金佛庄、沈干城,他们目光炯炯有神,步履坚定自信,把参观者拉回到近一百年的岁月……
皮市巷3号中国共产*杭州小组“白屋”旧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主张民主与科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的斗争,对这些革命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残酷的现实使他们认识到,自发的斗争是没有出路的,是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的,必须走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道路。年7月,中国共产*成立,在*的领导下,浙江人民的斗争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起来。
因此,20世纪20年代的“白屋”成了秘密的红色据点,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这里聚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这座“白屋”民居,原在皮市巷3号,它是新文化运动先驱、中国第一代白话诗人刘大白的故居。
中国共产*杭州小组纪念馆中4位*员雕塑
年7月我曾去皮市巷口写生。几年前在小营巷的一个展览的录像中,我看到了“白屋”拆迁前的珍贵影像。
这座“白屋”真不简单!有许多事件出自这里:
年4月19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在皮市巷3号正式成立,团员27人,俞秀松兼任书记。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团组织,也是全国最早建立和恢复的17个团地方组织之一。
年9月初,浙江省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在这里诞生。
年11月,宣中华、徐白民、沈玄庐、刘大白等在浙江萧山坎山创办《责任》周刊,发行所部设在杭州皮市巷3号………
中国共产*杭州小组成立时场景
从纪念馆中的展览了解到:
徐梅坤原是一名印刷工人,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组织工人团体的念头,在浙江一师学生的帮助下,创办浙江省第一张工人报纸《曲江工潮》,组织参加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他由陈独秀介绍入*,任上海地委兼江浙区委书记,做发展*员的工作,创建了中共杭州小组,任小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参事等职。
于树德是由李大钊介绍入*的,经李介绍来到杭州。于树德还经李大钊推荐赴莫斯科,聆听列宁的教诲。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供销总社监事会副主任等职。
金佛庄是我*的第一个*人,后来*派他参加*埔*校的创建活动,参加了两次东征,能文能武,能力很强。后被孙传芳杀害。
闸口机修厂工人集会,纪念二七惨案周年活动
沈干城是铁路工人,在闸口机修厂做钳工,他曾遵照全国铁路总工会指示,组织杭州铁路工人集会,开展二七惨案周年纪念活动,声讨*阀暴行。他参加了由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发起召开的京汉铁路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是杭州市第一个产业工人出身的中共*员。后在监狱中去世。
金佛庄和沈干城是徐梅坤介绍入*的。
年6月,于树德、金佛庄列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徐梅坤当选为中央候补执委。徐曾向毛泽东同志推荐过金佛庄。
……
这些事迹让观众肃然起敬。
如今皮市巷附近,解放路上的“白屋”旧址
小营巷与皮市巷距离很近,展览参观结束,就来到了旧址。在如今的皮市巷口解放路上,有一座“白屋”的装置,这座“白屋”时时提醒路过的行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编辑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