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面对报纸与报业,巴菲特感情用事
TUhjnbcbe - 2022/8/9 18:37:00

即使美国的整体经济状况改善了,报纸的发行还是下跌,广告还是下跌。在有麻烦的城市,报纸在走下坡;在景气状况良好的城市,报纸在走下坡;大城市报纸在走下坡;小城市报纸也在走下坡;这让人困惑。”

身为无敌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是理性的。他当然懂得趋势,懂得壮士断腕,懂得一切投资人必须懂得的道理。但面对报纸的时候,巴菲特就是感情用事,就是坚持,就是打算继续执着地一直坚持下去。他明确地看衰报纸,但放不下心爱的报纸,他好象要看着他看衰的报纸流尽最后一滴血!

哪一部虐人的长剧,都没有这一部更虐人。

年8月,很少接受访谈的巴菲特接受著名的新闻网站Politico的专访。话题很多,其中有一个在众多话题中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撕心裂肺。

Politico专访说,巴菲特看牛美国,看熊报纸。巴菲特告诉Politico:“报纸在走下坡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报纸向互联网的数字转型都不成功。收入没有紧跟转型而来。你可能正在和世界上最后一个热爱报纸的人聊天。”

这是巴菲特迄今为止对报纸的最明确的看空言论。

目前巴菲特共拥有32家日报,47家周刊,均为中小型地方媒体。其中有一家报纸及其附属印刷厂还是在年年初完成收购的,那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小买卖,交易金额没有公布。作为报业投资人,巴菲特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报纸实际运营状况的人之一。他用十分感性的描述,呈现了他心目中的报业风景:

“报纸在走下坡路。对于全国性报纸来说,有几个例外,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处于不同的门类。那并不意味着他们必定会取得成功,他们与地方报纸做的生意不一样。地方报纸继续以一个非常可观的速率在衰退。即使美国的整体经济状况改善了,报纸的发行还是下跌,广告还是下跌。在有麻烦的城市,报纸在走下坡;在景气状况良好的城市,报纸在走下坡;大城市报纸在走下坡;小城市报纸也在走下坡;这让人困惑。”

巴菲特讲了一个具体的故事:一个只有一到两万人的小城镇,当地当然没有本地的电视台(报道本地新闻),在互联网上也没有一个地方会告诉你你所在的这个城镇正在发生些什么事,这个城镇只有一份地方报纸,但这份报纸的发行量每个月都在下跌。

通过这个极端的案例,巴菲特要告诉你的是:“当发行量下跌的时候,广告也会紧跟着下跌,良性循环变成了恶性循环。我仍然热爱报纸,你可能正在和世界上最后一个热爱报纸的人聊天。如果有一天你再来采访我的时候,你会看到那家伙还在用固定电话,还在读印刷版报纸。”

Politico与巴菲特关于报纸的对话就此戛然而止,他们还有别的话题要聊。

巴菲特显然对自己有信心,对美国经济有信心,但他对报纸显然已经失去了信心。他拥有很多份地方报纸,但是他心爱的地方报纸正在失血。他拯救过无数的企业,并把那些失血的企业改造成赚钱的现金牛。巴菲特显然已经没有拯救报纸的念想了。他唯一的表现自己忠贞不渝的方式是发誓不卖出自己持有的报纸,并坚持一直读报纸。(杰罗姆是骨子里的报人,但是,很多很多年以前就不再读纸质报纸了,惭愧!)

对于这个几乎所向披靡的名为沃伦·巴菲特的人来,这是十分悲壮而无奈的。他可以引领投资潮流,改造这个世界,但是,他无法保护自己心爱的报纸。就象那个叫《长恨歌》的故事所讲述的,他是皇帝,但他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开个玩笑。

就在大约三个月前,巴菲特看起来还没有这么悲观。杰罗姆年5月26日写过一篇评论,标题是《巴菲特:报纸有数字时代的生存密钥吗?》。那时候,他似乎还在为报纸找生存密钥,只是还没有找到。

众所周知,沃伦·巴菲特热爱纸质报纸。他在新闻业留下了美丽的爱情故事和许多肝胆相照的老友,已经关门的《美国新闻学评论》杂志(AmericanJournalismReview)前总编辑莱姆·雷德是其中的一个。雷德现在是《今日美国报》媒体主编,长期在该报写媒体业相关专栏,可能实在没有猛料喂读者了,年5月24日,他打电话给巴菲特,25日,他发表了一篇上该报商业报道头条的文章:《巴菲特:报纸还没有“破解密钥”》。

这篇专栏内容很长,其中不少内容是炒冷饭,但巴菲特对于当前报业的评估以及对报业未来的揣摩,却是百分百的独家,因此杰罗姆忍不住当即作了分享。

三年前,雷德和巴菲特谈过一次报纸。当时巴菲特告诉雷德,他对报纸有着难以抑制的热爱,他认为拥有敏锐的互联网战略并与所服务社区紧密联结的报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充满活力。这段后来写到巴菲特致股东信中的说法,是巴菲特当年投给被颠覆中的报业的强有力信任票,狠狠地提了一下报人的士气。

雷德在专栏中写道:巴菲特初心不改,他仍深爱报纸,但他担心报纸并不同样地爱他;对于报纸的未来,听起来他明显不象原先那样乐观了;他说:“我们还没有‘破解密钥’。”

“报纸发行量在以一个可观的节奏持续下跌,而广告的下滑速度甚至更快。除了(几份)全国性报纸,没有迹象显示有人已经找到了出路。”巴菲特每天看五份报纸,他对雷德开玩笑说,你要卖我第六份报纸也行,但是,财务压力的确让他钟爱的对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好消息是,巴菲特强调,他拥有的所有报纸目前都是赢利的,虽然趋势让人沮丧。巴菲特显然有点悲壮地告诉雷德:“我们不会卖掉任何一家报纸,我要做坚守到最后的那个家伙。”

巴菲特向老朋友介绍了他心目当中的“密钥”究竟是什么:找出获取更多的数字收益的途径与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要把数字模式与印刷模式结合起来”,但让他忧心的是,在上次与雷德讨论这个话题三年之后,“我们仍然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说到未来,巴菲特说,“总体来讲,(我们)还有几年时间来破解密钥。我们还没有搞定。也许,动手太晚了。”

从雷德的电话访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报业投资人巴菲特也在反省造成报纸目前窘境的原因。出人意料的是,巴菲特居然也是美国“报业内容免费原罪论”的强有力支持者。他认为,报纸登陆互联网时免费派送内容使自己的生存环境变得更为困难。

“我们错过了对数字内容收费那班船。”他认为,一旦人们形成了某些东西可以免费得到的预期,要改变这种预期是相当困难的。

巴菲特曾经认为自己的报业投资组合集中在中小型地方性日报、周刊,拥有错位与细分竞争优势;现在,他觉着自己可能过于乐观了。

巴菲特曾经认为报纸业务会逐步趋于稳定,读者和美元收入的大出血会停止。但是,他对雷德说:“让所有人吃惊的是,(几年来)发行或者广告的下跌速率并未减慢。”

巴菲特坚信,报纸要想成功,必须坚持根本,向读者提供他们在任何其它地方都不可能获得的信息。但是,网上丰富的内容“自助餐”使这个问题复杂化了。他说,目前,只有讣告与高中校园体育新闻仍然是报纸绝无仅有的独家。

这位经历过无数惊涛骇浪的投资巨人显然是坦率而豁达的。这样毫不掩饰的“自黑”,下手够狠。

《华盛顿邮报》话题是两位老人对话中难得的不那么灰暗的亮点。巴菲特曾经是《华盛顿邮报》的报童,后来长期身为其第二大股东,与他的好友凯瑟琳·格雷厄姆共同守护《华盛顿邮报》。贝佐斯收购邮报后邮报在数字读者数方面的巨幅成长,让巴菲特倍感欣慰,他希望贝佐斯能在将海量读者变现方面,找到好的办法。但巴菲特并不确定贝佐斯能不能找到那个方法,并不确定报纸能不能破解数字时代的生存密钥,他与旗下报纸共进退的誓言听起来多少有点不祥的壮烈。

巴菲特是一个伟大的投资人,他当然会有失败的案例,报纸很可能就是其中难以抗拒的一个。

顺便,杰罗姆要提醒一下国内的相关专业人士,是时候不再引用巴菲特前些年关于报纸的牛气冲天的言论了。巴菲特已经看熊报纸。作为一个卓越的投资人,如果他居然看不清楚报纸的发展趋势,仍然坚持其几年前的观点,那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至于巴菲特感情用事,坚持不卖出其旗下众多报业资产,坚持与报纸共进退,那是因为他有钱而且任性,报纸资产在他的总体投资组合中,微不足道。没有这种任性本钱的人,千万不要学他。

换一个思路,如果巴菲特此时此刻不是坚持持有报纸资产,而是以甩卖价清仓报纸,那将会是对于报业的最致命的一击,他可能收回些许投资残值,并维护自己投资大师的美誉,但热爱报纸的巴菲特显然做不来那事。不过,要是还说巴菲特坚守报纸是因为看好报纸的未来,那就是瞎说。

请爱惜老爷子的羽毛,不要把他推到连报业发展的明显趋势都无法看清的窘境中去。其实,老爷子心里明镜似的,三个月间的两次访谈,明白无误地说明了他的睿智。

而感情用事地坚守报业,知其不可而为之,展现的仅仅只是他的高贵与纯情罢了。有些东西,不仅仅是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资讯,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对报纸与报业,巴菲特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