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媒体融合大趋势给视觉新闻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图片故事、短视频已成了媒体常用的传播形态。在新的语境下,又该如何用图片和影像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呢?年,湖州晚报创办了《太湖人家》图文纪事专栏,把镜头对准基层的普通百姓群众,深入基层“抓活鱼”,不断创新“内容供给”,打造有温度的视觉新闻IP。栏目结合地方特色,聚焦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着力挖掘普通人物的闪光点,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采访,用真实具体的事例、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湖州故事。
1
融媒体时代为何还坚持
做一档“传统”栏目
内容是媒体生存的基础,特色内容更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做有思想、有特色、有品质的新闻,依然是纸媒应对当下快速而又碎片化的新媒体竞争的安身立命之举。不可否认,现在纸媒的读者在减少,广告在流失,影响力在减弱,但纸媒生存贵在坚守,坚持“内容为王”。报纸应该是一种精致的阅读体验,守住这份精致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岿然屹立。
湖州晚报正是在融媒体时代的全新语境中,推出了《太湖人家》——以摄影视觉语言为表达方式的“传统”栏目。读者群定位于普通百姓,用影像讲故事,尝试创办一档接地气、有特色的视觉栏目,从新媒体矩阵里夺回受众。我们坚持内容原创,凸显主流媒体的“气质”和“厚度”,在视觉表达上体现亲民的“颜值”和“角度”,在竞争中彰显纸媒特色、凸显纸媒价值。
每一个百姓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不是名人,不是明星,不是大腕,但这些基层“小人物”身上那种真、美、善、信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湖州晚报《太湖人家》栏目坚持用影像记录小人物的故事。用镜头聚焦基层,传递温情与大爱;用镜头捕捉普通百姓闪光点。通过挖掘各类非遗传人、湖州好人、行业匠人的故事,将太湖南岸历史发展中的人和事,以及所承载的历史,多元化、多视角、真实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有效提升了新闻摄影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闻栏目打造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个性化塑造。《太湖人家》从选题策划、视觉表达、采访拍摄、融合传播四个纬度确立自己的标准,形成鲜明的特色——
1.“选题要有故事,还要有意思”
“用影像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是《太湖人家》栏目的最初定位。我们不再沿袭以往人物选题注重“高大上”,也不满足于好人好事的简单叙事,而是立足时代背景,结合当下热点,挖掘既有故事性又有新闻性的人物,切合读者想知而又不得知的信息需求。趣味性强是好故事的外在形态,新闻价值高是内在特质。前者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后者产生思想性、引导力。二者兼具,才是真正好故事。
《太湖人家》是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推出图片故事。报社让记者沉到一线“抓活鱼”,深入基层找线索,一些有意思的线索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视线:安吉的“泥巴”校长任卫中作为一名民间环保志愿者,从生态屋的试验到创办“泥土学校”,再到推广生态村理念,终于“让泥巴‘糊’上了墙”。他的故事经《太湖人家》报道后,引起了央视等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