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今晚报》“小作文”专栏
刊登
郭子逸同学优秀习作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晚报》“小作文”专栏征集关于读书主题的习作。我校为了给万二学子搭建平台展示自我,近日与《今晚报》合作开展推荐刊登优秀习作的活动。老师们潜心指点,学生们踊跃投稿。4月21日,我校五年三班郭子逸同学《拜访“辫子先生”》一文被《今晚报》杜编辑采纳,刊登在“春天,最美不过读书声”专题版面中。“辫子先生”是谁?郭子逸同学在这次拜访中又有哪些收获呢?赶快来一睹为快吧!
佳作欣赏
拜访“辫子先生”
五年(3)班郭子逸
上周五,我收到了妈妈从旧书网为我买的一本书——《茅盾自传》,真想一口气全部看完,我太想了解这位大文豪了!
我喜欢看书,经常和妈妈逛书店,渐渐地,我发现许多文学书上都有“茅盾文学奖”的字样,让我对茅盾这个人产生了好奇。网上一番搜索后,才知道茅盾爷爷是位大文豪,看了“茅盾文学奖”的由来,我不由得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没过多久,到了四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了茅爷爷的课文,他写的《天窗》充满童真童趣,把好动、爱玩的孩子们描写得活灵活现。于是,我把这篇课文背诵了下来,反复揣摩,这可对我如何写出好的作文大有帮助啊!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在北京游玩时,听说有个茅爷爷的故居,便迫不及待前去拜访,我要继续向他请教“写作秘笈”。
写好作文的第一招是多读书,我发现茅爷爷虽然生活简朴,床是一个油漆都掉了的钢丝床,桌子上也只有笔、本子这类写作的工具,但在他小书房里却足足有八九个大大的书架——尽管现在没有摆放书籍,可我能想象到茅爷爷在世时,书架上一定装满了书。我看见一本茅爷爷用过的字典,封面有些脱落了,里面的书页也翻得十分破旧,这是经常阅读的缘故,可见他读书、写作时非常认真。
展示柜里有一沓厚厚的手稿,这可不是一本书,而是《清明前后》的提纲。提纲写了这么多,看来茅爷爷写作前非常重视列提纲,老师说列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当听到现场有人说茅爷爷人送外号“辫子先生”时,我既吃惊又疑惑,等看完他的《子夜》手稿,我终于明白了这个外号的由来,不是他梳着长长的辫子,而是他在手写文稿上不断地修改,遍布删节和添加文字的痕迹,密密麻麻的小字就像一串串的辫子。
我还发现茅爷爷修改文章的“三板斧”:第一板斧是他删掉啰嗦的话和没用的句子,让文章更简洁、更贴近主题。唉,想想自己,这事儿可舍不得干,好不容易才凑出几百字的作文,自然连个标点符号都不想删;“辫子”上有好多“头花”,这是他修改时补充进去的好词好句,给文章增色不少,这是第二板斧;第三板斧就是反复“推”“敲”,手稿中许多字、词会被他替换,有的位置甚至会多次修改,可见“推敲”不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专利。
在故居里,我还看到茅爷爷和鲁迅、巴金、田汉这样的大文学家交往、探讨的书信和照片,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看来,“近朱者赤”,我今后要多读他们的书,多向爱写作的他们学习、取经。
上周阅读《茅盾自传》,让我对茅爷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一生著作等身,创作了许多经典的长篇小说和优秀的文学评论,是位名副其实的大文豪。
学了“辫子先生”的写作秘笈,我要好好写作文,以后争取也获得“茅盾文学奖”啊!
指导教师:孙学稳
●WORLDBOOKDAY
小作者心得
这次的征文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孙老师的指导下,我反复的推敲字词,修改文章,内心经历了憧憬、不自信、放弃、坚持的过程,最终文章被录用了。通过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也让我懂得了成功是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收获的,更深刻地理解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深层含义。这一次的成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对写作的热爱似乎也更深了,我会阅读更多的书,在书中汲取养分,不负学校的培养,家长的期待和报社给予的机会!
WORLDBOOKDAY●
教师点评
这个四月最开心的消息,莫过于努力的树木开花结果。很高兴我的学生郭子逸以小作者的身份登上《今晚报》,可以一展自己的文采。当然开花结果的背后是默默的耕耘与奉献,感谢《今晚报》杜泽彦编辑提供的机会以及不厌其烦的指导,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