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道路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环节。萧山作为承办年杭州亚运会的主阵地,如何为亚运会圆满成功举办提供道路通勤安全保障,既考验着萧山地方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执行者的实战能力,也检验着当地主流媒体的舆情导向把控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年是萧山“亚运兴城”攻坚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保障亚运、服务亚运、放大效应、全面效应”总目标,全力以赴推进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形成了亚运筹办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投入的最后冲刺攻坚氛围。为进一步科学优化交通信号灯,提升城市道路通行保障能力,萧山日报融媒体联手萧山交警推出系列活动报道《信号灯,我有话说》,通过征求意见、视频直播、“萧报圆桌汇”等形式,与市民互动共情、同频共振,最终使信号灯优化调整工作顺利落实落地。此次系列活动报道的创新实践,为融媒体与读者、网友、粉丝等用户互动共情积累了有益经验。
1
议题设置“从用户中来”
融媒体活动报道与用户互动共情,找准时间节点、选好议题十分重要。承办亚运赛事,道路是否通畅,离不开整个城市道路信号灯的科学配置和配时转换的有效衔接。为保障年杭州亚运会圆满成功举办,萧山交警部门按照服务亚运总要求,在前期成立萧山亚运安保数智交通实验室及信号配时中心,打造萧山交警支撑年智慧亚运和未来交管数字化治理应用场景创新智库的基础上,于年8月对城市交通信号灯进行了优化调整,在市民中引起不同凡响。萧山日报新闻热线和融媒体平台接到不少用户反映,有人吐槽绿灯时间太短,有人抱怨红灯时间太长,也有人希望新增设信号灯。报社编委会对用户反映的这些信息高度重视,集中研讨后形成一致共识:启动应急机制,成立融媒体活动报道专班,迅速与交警部门商议,围绕“信号灯优化调整”设置议题、确定选题,借助融媒体平台与用户互动共情,推进信号灯优化调整落实落地。
其实,“议题设置从用户中来”,这是萧山日报创新报道形式、报道手法、报道内容的一贯做法。报社融媒体活动报道专班组织采编部门与交警部门协商后立即介入,精准策划并在萧山日报融媒体矩阵中设置“一线三专”,即热线电话、专栏、专题、专区,由专人负责,推出《信号灯,我有话说》系列活动报道。年9月14日,《萧山日报》刊发首篇活动报道《怎样设置交通信号灯欢迎您来当“高参”》,萧山发布、萧山网络问*平台、萧山日报融媒体矩阵同步跟进,广泛收集市民对优化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意见和建议。
2
话题讨论“到用户中去”
活动报道选题确定后,融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消息、公布讨论话题来提升用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