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秋奇妙游登场了洛阳ldquo
TUhjnbcbe - 2022/3/2 14:32:00

移动互联时代,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语境传播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已成为许多新媒体的不二之选,它将隐秘、艰涩的历史传奇和故事一下大白于当今通俗的文本之中,极大地增强了主流媒体在新传播语境中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9月19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假期,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继《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之后,又着实火了一把。

近年来,《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登场了敦煌》《登场了洛阳》等文博综艺类节目、三星堆重大考古文化发掘全程直播,以及良渚文化报道持续在年轻人群体中走红,成功让新文化报道“跨界出圈”。

尤其是传播媒介、传播理念和传播生态的全方位变革,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升华,使得传统文化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以一种“翩若惊鸿”的方式动起来、活起来和火起来。

《中秋奇妙游》动图

建构和代入

传统文化经典文本的时空对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自信夯实了对内讲述文化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基石。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旦与现代传播方式碰撞融合,便激迸出耀眼的火花——隋代彩绘坐部陶伎乐女俑、唐武周时期伎乐俑和唐三彩女坐俑这3件深藏在河南博物院和洛阳博物馆、沉睡了多年的文物精品,在河南卫视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传奇“复活”,惊艳亮相。6分钟的《唐宫夜宴》短视频瞬间引爆整个移动互联网,频频登上多个头部平台的热搜榜,14位极具现代青春语态的“唐宫少女”,灵动的碎步、丰韵的体态、月牙形的妆容,在LED屏幕上变幻不断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名画和文物的交替映衬下,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梳妆打扮,乃至进入宫殿后的一本正经,情绪的前后变化被受众戏称为“唐宫女子上班图鉴”。正是在时空交错中,5G和AR的技术优势得以被最大化展现,为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表达”提供了新的样本。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网民针对视频文本再创作的手段也更加丰富,充分表现出受众作为独立个体对接受信息的“自主性”选择。

唐武周时期伎乐俑,洛阳博物馆藏。来源洛阳博物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奇妙游登场了洛阳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