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城贞吉最早在中国报刊使用汉语ldqu
TUhjnbcbe - 2022/2/21 13:34:00

今天谈一位与中国,与中国图书馆有着密切关系的学者——古城贞吉。

去年在某网站拍得一通古城贞吉先生致佐藤精明的信札,当时对两人的了解只限于古城贞吉是“日本汉学家”“日本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著有《中国文学史》,收信人佐藤精明(—)亦是知名的汉学家,号双峰,曾任福岛县原町小学校长。

收到信札后,迫不及待翻看,虽然不懂日文,但觉此信写得流畅潇洒,颇有功底。想起之前收藏的辽宁省图书馆老前辈高柏苍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一通信中提及书法艺术,“字如其人,字大概也随其人进退。”

此后得悉古城贞吉还是最早将“图书馆”一词介绍于中国报刊之人,对其又增了些深入了解的愿望。

不久,得大连刘文龙老师帮助翻译,了解信中内容:

“前日收到先生书信,您福寿圆满,我无尽钦佩。尚无相见之机,实是遗憾。他日得闲,必亲往造访。驹田万?即将随同令郎往大阪地方。甚感寂寥。祝先生康健。

古城贞吉顿首

五月十四”

信中没有与图书馆或藏书、读书之类相关的内容颇觉遗憾。我近日购得的昭和丁卯年十二月(年)古城贞吉编《廻澜集》第一编,收录有佐藤精明《菊畦诗第三集序》《任斋富田先生木像记》二文,又有古城贞吉自己的《越缦堂论学论艺录序》《书献书目录后》,从中又能发现两人交往的片段,并看到古城贞吉在目录学方面的研究。

再简单说说我从其它文章中了解到的古城贞吉先生,与大家分享吧!

古城贞吉(—),号坦堂,6岁便开始在私塾研习汉学。[1]19岁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翌年退学开始自修中国文学、经学。后历任东洋大学教授、东方文化学院研究所评议员。著有日本学术史上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并因此而扬名。其它研究涉及《李太白集》版本源流考、古本《西霜记》校注等。[2]古城贞吉一生五次访华,并留下值得称道的事迹。[3]

(古城贞吉《中国文学史》的两个版本,图片摘自孔夫子旧书网)

年,古城贞吉完成了他的成名著作《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部“时序”与“文体”相兼顾,“史论”与“选文”相结合的通史,全书章节脉络清晰,紧扣“文学”主题。[4]中国学者文廷式称其:“定论文章千古在,放怀世界一花新。”此书于年和年分别在日本由经济杂志社和富山房出版。年,又由学者王灿翻译为中文,年在云南出版,袁嘉谷在此汉译本序言中曾盛赞两人会见时古城贞吉所展现出的“代舌以笔,纵横今古”的风采。[5]

年7月,《中国文学史》成稿不久,古城贞吉应维新派汪康年邀请到上海担任维新派影响最大的报纸《时务报》日文翻译。此工作他直到年返回日本后,仍以邮寄译稿的方式坚持完成至年《时务报》停刊。[6]这一时期他主持“东文报译”栏目56册(期),发表译文多篇,共计34万余字,对丰富国人西学认识具有重要作用。[7]

在主持“东文报译”的三年中,年9月27日发行的《时务报》第六册有古城贞吉译的《古巴岛述略》一文提及“虽在争战时,犹不废讲习,又有女学校、音乐学校、农艺学校、身体学校、慈惠病院、贫民养育所、博物馆、图书馆等。”[8]这是“图书馆”一词第一次出现于中国报刊,此后古城贞吉又在《北京外交情形》《无线电音法》两文中提及“图书馆”。虽然,古城贞吉首次在报刊引用“图书馆”一词,较之清末外交官傅云龙年《游历日本图经馀纪》引用“图书馆”为晚,[9]但其借助《时务报》的影响,在维新思潮中的确是更有效地传播了新词汇“图书馆”,传递了近代思想。此后不久,“图书馆”一词被广泛使用。年2月,张元济等人为北京通艺学堂拟定《通艺学堂章程》,并附《读书规约》和《图书馆章程》,此乃中国第一个使用“图书馆”名称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图书馆章程。[10]顾烨青老师认为张元济很可能看了古城贞吉的专栏后才见识了“图书馆”一词。[11]

不只“图书馆”一词,“文明”“**”“经济学”等大量“和制”词均由古城贞吉在主持《时务报》“东文报译”时引进。[12]我们现在仍能感受到古城贞吉通过“东文报译”译文中的新词汇新文章,传递思想,使国人获得的思考和启迪。因此,“东文报译”被誉为医治“病深”之“吾中国”的海外“奇方”。[13]

在入职《时务报》后,古城贞吉还曾于年末至年1月,返回日本为《时务报》访书,购入大量书籍、报纸、杂志。[14]为“东文报译”的稿源和维新运动的理论发展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年,对清末维新运动有重要影响的日本汉学家山本宪访华。10月30日,古城贞吉做东上海聚丰园,邀请山本宪、梁启超、祝秉纲、戴兆悌、汪贻年、汪颂谷等饮宴,这成为梁启超与山本宪交往的重要开端。[15]

古城贞吉虽然对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他仍有强烈的民族情绪,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写信给朋友,“请寄到日本,将随*赴辽东”,他的一个弟弟也阵亡于朝鲜。[16]另外,在古城贞吉以“日报社”记者身份第二次访华期间,遇八国联*入侵北京,据田仲一成《日本东洋文库收集〈永乐大典〉残本的过程》记载,翰林院着火,莫理循与日本留学生狩野直喜、东京每日报纸特派员古城贞吉直奔火场,从翰林院书架上抢下至少14册的《永乐大典》据为己有。[17]

以上是我了解到的认为古城贞吉比较重要的事迹,也希望更多老师讲讲更多古城贞吉与图书馆,与中国或者是文中这通信札的故事。

参考文献:

[1][4]*霖.日本早期的中国文学史著作[J].古典文学知识,(05):96-.

[2]百度,古城贞吉词条[EB/OL].[-11-28]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城贞吉最早在中国报刊使用汉语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