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经千年而留存,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只是到现代式微了。为何式微?新文化运动掀起了诗歌、小说的热潮,并稳固在领*地位。我们的孩子,一进校园大门,就开始学汉字,练造句,写作文。学校并不会教孩子去写诗词,只会让孩子去背诵和领会经典。这便是差距产生的一大重要原因。
故而,各大报刊留给诗词的余地也越来越小,甚至拒收!再加上许多诗词作者(善于检索信息的)除了在网上能搜到部分报刊的收稿邮箱外,资源为零。能露面的诗词作品越来越少了,这导致了诗词发表的恶性循环,也导致了各大报刊、媒体对诗词作品的态度愈加不以为然。这就催生了另一种现象,大量民刊要求付费上刊或者换种方式赠样刊不包邮,然后邮费收的很高。其实都是同等性质,只不过说出来好听些罢了!想想丑不丑,写的作品没人欣赏、没稿酬就算了,还要贴钱上!但是仍有很多诗词刚入门的诗友,乐此不疲。毕竟,纸刊在手,一能收藏孤芳自赏,二能在年老之际给后人留个念想。可是,大多数诗友甘于此吗?我想不会的。每个写诗的人都想证明其作品存在的价值。下面附上十个有效邮箱,请注意保存:1、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诗词》双月刊bhl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