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产规模亿元;累计投资的90个项目中,只有1个项目产生本金亏损;实现流通/退出的项目达到52家,通过上市退出的达到了25个,占比高达48.1%;累计退出项目本金19.05亿元、退出资金.5亿元,累计退出回报达到8.43倍。很难想象,从不抢热点项目的基石资本,能取得高于一线PE的投资成绩。
这背后,是基石在过去15年的成长中,建构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投资方法论:集中投资,重点服务。基石平均每年仅投出5-6个项目,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近1亿元,其中70%的项目投资金额超过万元,与规模相近的同行相比,不仅“低产”,而且大胆。这样投资项目少、单个项目投资金额高的集中投资,意味着对项目必须严格挑选。为此,基石注重对企业成长性及其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的把握,并会赋予其相应的估值。
即使精挑细选的项目,投或不投,也必须谨慎决策。为了让谨慎决策不流于表面,基石资本在传统的风控体系之外,设计了两大制度予以保障:合伙人以LP身份在基金的大比例跟投制度,合伙人严格的一人一票投审会制度,既保证了GP与LP利益一致,也避免了实际控制人“一言堂”。
集中投资之下,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投后管理,确保其在预期的轨道上成长,基石将之定义为重点服务。其一方面通过专业能力及资源整合,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公司治理、并购及IPO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定期走访和复盘制度,核查项目进展,控制风险。同时,凭借经年积累的产业资源网络,基石也开始做股权投资产业链上的组织者。
一系列制度设计,让基石实现了投资项目的高成功率、低失败率,在热衷跟风的本土PE市场,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标杆。而在基石的投资中,无论对被投者的考察与激励,还是对投资者的约束与策勉,人都是一个被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