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最近火了,因为一纸“为留学生找心仪学伴”的文件。
网传的这份寻找学伴的申请表,分类很细,从专业到性别,到性格,到兴趣,到交友目的(比如“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十分全面,适合做数据库匹配。
不过,这个“学伴”(Buddy)项目也随之引发争议。
有质疑声称,年的山东大学“学伴”项目升级为一个留学生配三个校内学生,且校内参与学生以女生为主。
山东大学*委宣传部工作人员7月11日就此事回复澎湃新闻称,正在研究此事。
山东大学研究生部一名教师11日下午告诉澎湃新闻,“学伴”计划最初从年开始施行,施行后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对于网络舆论的质疑,该教师表示系恶意曲解。
曾担任年山东大学“学伴”招募计划的负责人7月11日表示,“一对一”、“一对三”系网友恶意曲解。他介绍,山东大学“学伴”计划成立之初,目的在于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系自愿报名参加,“不存在一个留学生跟三名女生”配比。
年山东大学“学伴”活动现场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引争议的“学伴”项目
山东大学“学伴”项目,7月6日被微博网友曝出后,引发争议。
该博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三人学伴小组,落选学伴则列入学伴库。
学伴报名表以及学伴管理规定中,并不规避异性学伴问题。在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在表头用红字注明:“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认真的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
有网友在微博中评论称,“真搞不懂,把那些未谙人事甚至可能连恋爱都没谈过的小女生,介绍给外国男性留学生当学伴,究竟意欲何为?”
澎湃新闻注意到,一份网传的《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文件称,山东大学举办中外“学伴”活动,合法且正当。中外学生“学伴”活动是为促进中外学生学习而举行的活动,中外学生互为学伴,全部为自由报名,并非为单独为国际学生寻找学伴。
网传图片
7月11日上午,澎湃新闻就此份文件向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求证,一位国际事务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具体情况需向宣传部联系。
“学伴”项目年开始施行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计划于年首批开始施行。
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