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老师,我们红领巾舞蹈社团的队员们都好想你!”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队员们熟悉而稚嫩的声音,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一双双小脚丫在报纸上舞动的画面……
瞿思倩老师在年湖南省长沙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中演讲
年9月,我来到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唐家坊学校,开始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当我了解到这所山区学校没有设置大队辅导员岗位后,主动申请并担任了学校的第一任大队辅导员。
我教山区的队员们敬队礼、唱队歌、系红领巾,在各中队组织开展“五小”活动,还结合所学专业,带领队员们创立了“红领巾舞蹈社团”。山区小学的条件相对落后,但我们克服困难,自主创造条件,在学校食堂二楼打扫出了一个角落,把废旧报纸平整地摊开、粘贴在地上,申请资金添置了镜子、把杆和瑜伽垫……就这样,我们的舞蹈室初具雏形。
瞿思倩老师和“红领巾舞蹈社团”的队员们一起排练舞蹈
我还清晰地记得,在第一次社团活动中,没上过音乐课,甚至连节奏都跟不上的队员们,虽然学习舞蹈动作时显得十分笨拙,却全神贯注地紧跟着我的口令和步伐,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在走廊里、宿舍中、操场上,我也总能看到他们刻苦练习的身影。红领巾就这样鼓舞着队员们拼搏。
在一年级的一个中队里,有一位特别的队员,叫小玲。今年9岁的她,智力发育相对迟缓,眼中无神,脸上总挂着呆滞的笑容。在课堂内外,她也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许多队员对她避而远之。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小玲听到音乐就会十分激动,还能随着节拍有节奏地做动作。于是,我主动邀请她参加“红领巾小百灵”和“红领巾舞蹈社团”活动。渐渐地,我从她的眼神里找到了光彩,从她的笑容里发现了活力。通过参加活动,小玲在少先队集体中感受着温暖,收获了友谊。红领巾就这样团结每一个队员。
瞿思倩老师和“红领巾舞蹈社团”的队员们在一起
支教结束后,我在返程的途中拆开了一封封队员们写给我的告别信。看着他们情真意切的字句,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一面面鲜红的队旗,鼓舞着队员们奋发向上的决心;一张张废旧的报纸,铺就了队员们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一双双灵动的小脚丫,舞出了队员们自信而坚定的步伐……原来,我给队员们的爱与陪伴,他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回馈给我的温暖,也激励着我继续在少先队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砥砺耕耘。
队员们写给瞿思倩老师的信
怀揣这份感动和热爱的我,回到原工作岗位后,继续带领队员们组建“红领巾葫芦丝社团”“红领巾舞蹈社团”“红领巾合唱团”等,并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红领巾社团活动时,我会给队员们讲述在山区学校支教的温暖故事。队员们都被山区小伙伴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的品质打动了,他们立志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有一次社团活动刚结束,就有几位队员跑到我面前,关切地问:“瞿老师,您什么时候再去山区?我们有新的舞蹈鞋和练功服,想请您帮我们送给那里的小伙伴们!”看着队员们真诚的眼神和他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心中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队员们在学校“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表演舞蹈
年9月,在长沙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中,我有幸进行主题演讲,与在场的多位少先队辅导员分享了我与“报纸上的小脚丫”的故事。队员们质朴的言语、真实的图片深深地触动了大家,引起了更多人对山区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