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的演讲,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连《环球时报》胡主编都出来叫好。
环球时报发表了胡锡进(署名单仁平)的评论员文章,称“刘亚东的演讲可谓来得正逢其时。”“这样的矫正是需要的,提醒中国人要谦虚,不要忘乎所以。”“这个时候搞国民信心激励需要很谨慎,因为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负效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更有很多媒体进行转载,称赞是“浮躁狂妄中的一段好声音”“给敢说真话的媒体人点赞”
很多人都说,这篇演讲很客观,请清醒,中国需要这样的声音。
因为这篇文章叫人正视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说“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
但是也有很多人说,这篇演讲总让人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把演讲全文仔细的看了几遍,嗯说一下我的想法,也说一下,这种“怪怪的感觉”究竟来自文章的哪里。
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学校语文课开设阅读理解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真的是能用的到啊。
为了防止曲解,因为按照我的经验,媒体转载过程中很容易有人会篡改发言
最后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我把《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