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如相亲”,广州中考*策达人支招学会“五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择校如相亲,也讲究门当户对,条件匹配的,也许一路相伴可以更和谐,也可以走得更长远。”4月18日,广州日报·粤传媒和广报求学联合打造的国际化教育与自主招生学校说明会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广州中考*策研究达人“大少”为家长们带来了中考填报志愿的讲座。
中考报志愿如何给孩子定位?
今年是新中考,“大少”说,在填报中考志愿时,可以根据“排名定位法”“平均分定位法”“横向对比法”来确定。
所谓排名定位法,就是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模拟考试排名以及中考时可能达到的排名,结合学校往年的中考成绩,得出大概的中考分数段;平均分定位法,则是将学生成绩和年级平均分对比,加减所得的差值,再结合往年中考平均分,也大概可以估算一下中考可能的得分。“大少”说,平均分定位法,对于生源相对稳定的学校会更有效,若学校的生源变化较大,就会有比较大的失真了;横向对比法,则是在学校不公布排名的情况下,通过区统考,将孩子的成绩,与排名比较公开的学校比较,再通过这些学校的成绩进行定位。
“考试是动态的,孩子的状态也是动态的,定位也只是大概的定位,只是一个大概范围为填报志愿提供一些的依据,也不可能太精准。”“大少”特别提醒,很多人在放榜后会说孩子失手了,其实不是失手了,而是定位不准,因为有的家长以孩子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正常发挥的成绩,但最好的一次成绩也许是超常发挥,但就算孩子中考正常发挥,也可能被认为是失手了。所以定位时不能仅仅以一次考试作为标准,要结合平时排名才更准确。
“大少”认为,假如是孩子正常水平发挥,一模成绩是比较准确的,因为一模时,已经基本将学过的知识重新复习了一遍,该懂的已经弄懂了。从一模到中考,绝大部分学生不会再有大幅波动。
“择校如相亲”,条件匹配走得更远
在选择学校时,“大少”提醒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不要盲目追求名校或重点班。他拿出过往的数据分析说,每年都有一些上了名校的学生,高考时反而掉队了。
为什么会掉队?他分析,每所学校,或者说具体到每一个班,学校老师教学计划的制订,肯定是针对班上中等稍偏上的学生而制订的。“若你的中考分数和你的实际学习能力不相符,极有可能不适应其教学节奏。造成的后果就是跟不上,然而却又没得选择,只能继续跟着人家后面走,但差距极有可能越拉越大。特别是有些初中通过大量补习强行拔高中考分也仅仅达到学校录取线的学生,在高中掉队也是可以想象的。”
“提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若一个老师将同一课程按照你跟不上的节奏去讲,另一个老师按照你的实际能力循循善诱地讲,哪个老师的教学对学生的成绩提升更有帮助呢?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用个简单的比喻也许更容易明白:用教尖子生的办法教差生,差生能适应吗?”“大少”说。
那应该如何选择学校?“大少”提出“五看”:一看成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据自己的成绩尽量选择更高层次的学校是合适的;二是升学率,结合升学率看学校的升降趋势;三看孩子特点,结合个人特点选择学校;四看家校距离,结合家校距离选择学校;五看孩子意愿,尊重孩子意愿选择学校。
有的人认为,填报志愿应该“分尽其用”。对此,“大少”认为,分尽其用并非完全不可取,关键的是要综合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否跟得上目标学校的教学节奏。更为关键的是,他认为,鼓励孩子积极向上,才是家长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主旋律,毕竟更高的平台可以享受更好的资源,然而若盲目选择高估自己的实力强行高报,也有可能起反作用。
“择校如相亲,也讲究门当户对,条件匹配的,也许一路相伴可以更和谐也可以走得更长远。”
答家长问
中考预估分出头,升学有什么好选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我的孩子估计中考分左右,还有机会读普通高中吗?”“今年新中考,应该怎么报志愿?”今天,广州日报·粤传媒和广报求学联合打造的国际化教育与自主招生学校说明会举行。在广报求学展位上,中考*策研究达人“大少”与参展家长们分享了个人简介。
家长:我孩子的分数分出头,在读普通高中感觉比较难。还有什么选择吗?
中考*策研究达人“大少”:如果确实希望升读普通高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