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感动吉林用青春谱写极地考察新篇章
TUhjnbcbe - 2021/8/8 19:00:00
白癜风的涂抹药 http://m.39.net/disease/a_6160465.html

感动吉林

——-——

从年开始,新文化报社与吉林年鉴联合开展“感动吉林”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经走过17年的光辉历程。

这些年,“感动吉林”活动已经采写了1多名候选人,评选出了名(组)“感动吉林”年度人物。这些人、这些事在载入史册的同时,也镌刻在每一个吉林人的心底,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成为我们每年共同分享的情感盛宴,成为吉林大地口口相传的经典符号,成为吉林和谐发展的名片和窗口。

第十七届(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也在年年末如期而至,活动由新文化报、吉林年鉴、长春国际会议中心主办,吉林省榆树钱酒业有限公司协办。

年是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年,第十七届(年度)“感动吉林”评审委员会特别设立年度特别致敬奖。“不忘初心,传承抗联精神团体”获得第十七届(年度)“感动吉林”特别致敬团体称号。卜涛、吉林大学南极科考队、栾文盛、魏健、钟兴、易贵平/刘胜*/蔡杰、孟祥民、张运波、苏维暘、张远丽(排名不分先后)获得了第十七届(年度)“感动吉林”人物称号。

这些勇敢、执着、坚韧的“感动吉林”人物让我们在感动中体验温暖、希望和力量!

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吉林大学南极科考队

获奖感言

(吉林大学南极科考队领队、建设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楠代表):此次被选为“感动吉林”年度十大人物,我及我们吉林大学南极科考队感到十分荣幸。我们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始终坚守为我国的极地钻探装备研发和勘探事业尽一份力,以及努力赶超极地钻探强国的初心,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满腔热血投入到极地考察工作中。韶华不负,我们新一代中国极地钻探人要用我们的青春谱写中国极地考察的新篇章。

——

——

事迹介绍

年11月,吉林大学科考队的队员从长春出发,开启了~年度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工作。年2月,吉林大学师生首次在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成功实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项目———“极地深冰下基岩无钻杆取芯钻探装备”的现场应用与试验,成功钻穿近米东南极冰盖,获取了连续冰芯,钻取了冰下基岩样品。这是东南极60年以来的首支冰下基岩岩芯样品,中国由此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拥有此项技术与装备并获取南极冰下基岩样品的国家。年3月12日,经过天、3万海里航行,科考队6名师生载誉归来。

张楠:

在南极冰盖上吃火锅过春节


  张楠不仅是吉大建设工程学院的一名副教授,更是一位五赴南极的科考队员。


  张楠是和同事们在南极度过的春节。他们没有选择回中山站,而是在南极冰盖上吃火锅一同度过。


  在南极进行科考,可以说随时随地都存在危险,暴风雪、冰裂缝还有白化天,有时高原反应也会对人造成伤害。他常常对同事和学生们说,作为国家科考队的一员,肩上不再是个人利益,而是祖国荣耀。“这是每位极地工作者都具备的使命感和情怀。”张楠说。

范晓鹏:

队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


  南极到底有多冷?副领队范晓鹏说,“零下40多摄氏度的平均气温,比想象中的还要冷。”哪怕是白天,平均温度也要在零下30摄氏度到零下35摄氏度。“我们每一位队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

李星辰:

自己经历过才知道有多美


  博士研究生李星辰是首次参加南极科考。身为一名南极科考队的“新兵”,小伙子在未出发前就对极地的美景心驰神往。“之前都是从去过南极的老师和学长们那里听说南极是多么壮美,多么漂亮,有极光、有广袤的大海、有壮丽的冰山……但是自己现场经历过,发现更是另一番景象,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武威:

看企鹅就是工作之余的乐趣


  武威也是第一次去南极,除了南极的环境,那里的小动物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南极的海边,企鹅不时出现在站区周边。“远远地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我们工作之余的乐趣。”

刘昀忱:

得到怀孕妻子义无反顾的支持


  第一次参加科考的刘昀忱接到参与南极科考任务时,妻子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我走的这段时间,正好是她非常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要走这么长时间,心里有担忧和难过。”刘昀忱告诉记者,他没有想到,当自己把这件事告诉妻子时,却得到了妻子义无反顾的支持。几番挣扎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刘昀忱决定加入这次南极科考。南极科考队凯旋,刘昀忱也迎来了宝宝的出生。“我能赶上孩子出生,我们的考察任务也圆满成功,有一种双喜临门的感觉!”

鲁思宇:

95后克服了寒冷和缺氧


  鲁思宇是个95后,是吉林大学南极科考队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说:“在南极最大的考验就是寒冷和缺氧,在众多老师和前辈的帮助下,我用自己的意志克服了这些困难。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和历练。”

南极科考重大突破

首次获取连续的冰芯样品

和冰下岩心样品

张楠常常对同事和学生们说,作为国家科考队的一员,肩上不再是个人利益,而是祖国荣耀。“这是每位极地工作者都具备的使命感和情怀。”张楠说。

张楠说,国家培养从事科考工作的技术人员很不容易,需要强健的体魄、专业的技术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作为一名五赴南极的科考队员,他有义务、有责任继续为祖国南极科考事业贡献力量,在更广阔的南极大陆插上五星红旗。

此次南极之行,让领队张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把学校自主研发的装备带去南极应用,并且取得研究成果及重大突破。“这次我们通过极地深冰下无钻杆取芯钻探装备,钻穿近米厚的南极冰盖,成功钻取南极冰下基岩,首次获取了连续的冰芯样品和冰下岩心样品。”

“南极的冰盖下被人们称之为另外一个世界,钻探装备就相当于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南极大陆鲜有人迹,非常纯净,通过历年的降雪、降水,保留了古老的历史气候信息。“采集冰芯后,通过分析可以重塑地球古气候变化,从而推演地球未来的气候变化,意义重大。”张楠说。

在吉林大学中国南极科考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指出,吉林大学科考队员在历时四个多月的科考活动中,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工作,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正是吉大精神的集中体现。

——

——

榆树钱酒业

榆树钱,轻工业部优质奖

榆树天然的冷资源造就的好粮好水好环境等优势,成为得天独厚的美酒窝子。

自年榆树钱第六代传人李云堂独创出榆树新酿工艺,开辟了北派浓香的先河后,榆树钱酒业不断提升品质,优化品格。年榆树大曲首次以吉林名酒的身份,参评中国轻工业部主办的全国名优酒大赛,荣获优质产品奖,跻身中国“部优”产品行列。

榆树钱酒业至今已相继获得巴黎国际博览会“特别金奖”,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字号盛誉,榆树钱酒也成为东北和吉林省的文化与品质代表酒。

——

——

文字/排版金秋枫

重点推荐

好看的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动吉林用青春谱写极地考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