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吉林省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信息发布医院3号楼8楼第一手术室会议室举行。吉林省医疗保障局*组成员、副局长刘中正,吉林省医保经办负责人金华,医院院长华树成、副院长王洪亮、副院长吕国悦,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主任王广义、医院医保医院有关临床及职能科室负责人,中央及省市20余家电视、广播、报纸、全媒体等新闻单位参加会议。会议由王洪亮主持。
会上,吉林省医疗保障局*组成员、副局长刘中正介绍了吉林省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开展的背景和前期工作情况,对医院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和在该项工作中的努力给予肯定。
医院院长华树成结合国家医改工作背景,介绍了医院肝移植中心概况以支持和配合省医疗保障局及医保经办单位推进吉林省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情况。
吉林省医保经办负责人金华宣读了开展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通知。按通知要求,从年3月1日起,吉林省开展“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目前,对肝移植手术实行按病种付费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吉林省开创了“吉林特色的肝移植付费模式”。
医院副院长吕国悦具体介绍了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相关情况。
在记者提问环节,中央电视台、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吉林日报、新文化报等媒体的记者们分别就“吉林省医疗保障局开展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初衷”“国内肝移植的现状以及吉大一院积极推动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情况”“肝移植按病种付费工作能让肝移植患者受益多少”“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分恶性肿瘤组和非恶性肿瘤组两个种类的区别和肝移植术后的效果”等问题进行提问,吉林省医保经办负责人金华,医院副院长吕国悦、肝移植中心主任王广义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吉林省是肝病的高发地区之一,患有肝癌、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胆道闭锁的大量患者急需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治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来自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接受肝移植手术。肝移植这项技术,经过吉大一院多年的临床实践,诊疗技术、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已经比较成熟。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于年8月正式获得国家DCD肝移植资质,完成吉林省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并自此揭开吉林省肝移植事业蓬勃发展的篇章。年7月正式开展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跻身国内能够开展儿童肝移植的几家中心之一。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余例成人及儿童肝移植手术。
目前林省人均肝移植手术费用大约为50万元,其中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占总费用的80%左右,这个数字在全国范围已经处于最低水平。但对于我省很多普通百姓而言仍然是天文数字,导致许多需要肝脏移植挽救生命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望而却步,因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而放弃移植手术。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目前每年约进行余例肝移植手术,但每年移植等待名单却有人之多,仅有50%左右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有机会接受肝移植手术,此外还有更多的无法支付自费费用的患者放弃治疗,没有被列入等待名单之中。
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大病医疗费用负担,充分发挥按病种付费的管理效能,在吉林省医疗保障局及医保经办部门、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及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历时1年多时间,经过三方反复磋商、协调、统计分析,吉林省医疗保障局于年2月1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肝移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的正式发布是以年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所有住院及门诊肝移植病人的甲、乙、丙类30余万条费用信息为基准,并进一步按照医保类型进行分组,对费用结构、医保额度反复测试、逐一分析,最终得出科学数据。
本次肝移植按病种付费的保障范围为参加省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城乡居民,且在吉大一院持卡联网结算的患者,非持卡联网结算的患者暂时无法享受该待遇。病种范围及标准为符合卫生管理规范,具有肝移植适应症的原发疾病。医保付费范围包括参保患者一次性住院的床位费、护理费、诊疗费、药品费、治疗费、手术费、一次性医用耗材等全部医保*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经省医疗保障局和吉大一院协调,医院通过节约成本、减免费用等方式,将使患者减少医疗费用10余万元,使肝移植手术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将降低超30%。
来源:*办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