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记者优秀作品展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新文化报小记者孙梓涵
(东师附小中信实验校四年六班)
小伙伴们,你们在十米内能看见小汽车吗?当然能,但在十千米外你们能看见吗?我想是不能的。但是“天空之眼”却能在千米外看的到,你们知道“天空之眼”是什么东西吗?哈哈,就是卫星呀!在9月2日上午,我们新文化报小记者来到了“吉星大厦”来了解卫星的知识。
到了吉星大厦之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传说中的“吉林一号”一箭四星!通过讲解员张叔叔的讲解,我知道了“吉林一号”卫星是年10月7日成功发射的,它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自主研发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它到了遥远的太空后,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图片传给我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家园!
制作一颗卫星需要非常繁琐的工序,然而长光卫星的叔叔们不畏逆境,换来了今天的成就。卫星离我们很远,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又离我们很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现在汽车导航仪、电视转播、移动通信、救援等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所以卫星它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
现在,我们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点评:标题表述到位,立意准确,强化了卫星对人们生活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用问句开头,拉近与读者距离。将卫星的特点概括为“远在天边尽在眼前”,总结概括能力强,概括准确。
参观吉星大厦新文化小记者杨馨然
(绿园小学四年二班)
今天,我随着新文化报小记者队伍的脚步参观了吉星大厦。
在吉星大厦里我们的参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参观“吉林一号”卫星,第二部分是参观吉林省研制出的无人机,第三部分就是今天重点——观看“吉林一号”拍摄回来的照片和讲解员答小记者问。
我们看到了“吉林一号”卫星的体积很大,而且还有三四个像蜂窝网一样的“音响”。
我们又看到了无人机,它的体积较小,是利用滑道起飞和降落的,它还有另外一种起降方式是“弹射起飞”和“伞降”。
接下来就是精彩的“答小记者问”,小记者们提出了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卫星为什么叫卫星?卫星的寿命是多少?无人机的材质是用什么构成的?……讲解员叔叔都一一给予了精彩而简练的回答。
最后,讲解员叔叔和新文化报的老师同小记者们在运控大厅的讲台前合影留念,又在吉兴大厦的门前合影,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幕。
今天,我真的开心呀!盼望着下一次精彩活动的到来……
?点评:文章简练,能够将卫星比作“音响”,说明观察比较细致,建议下一次抓住参观环节的某一具体步骤详细,多运用数字、修辞以及人物语言,会提升文章的整体效果。
观“长光卫星”有感新文化小记者夏圣哲
(迎宾路小学三年三班)
今天,新文化报小记者们来到了位于长春市北远达大街吉星大厦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它成立于年12年1日,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
在那里,小记者们看到了卫星的模型,它叫“吉林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自主研发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也是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功成像,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
接着,我们去了运控大厅,我们看到了卫星拍摄的世界各地的照片,中间有一段3D地图照片,戴上3D眼镜观看,非常生动立体,很有趣。在无人机拍摄的清晰画面中,也让大家感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实用。
接下来的记者提问环节里,小记者们都兴致勃勃地向负责卫星技术的张叔叔提了许多关于卫星的问题,张叔叔都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公司里负责开发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工作人员都硕士博士以上学历的人才,正因为有了这些高科技人才的刻苦钻研和奉献,才让我们今天的生活因此受益。我们作为小记者,也要立志成为那样优秀的人才,努力学习,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研发更高端的科技,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
?点评:事件经过能够描述清楚,再多一些具体的形象表述、数据的运用,文章会更丰富、生动。
吉剧文化——观《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感新文化小记者张睿轩
(东师三附小四年六班)
9月5日放学后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新文化小记者的活动,虽然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活动,可是却让我非常惊喜,因为新文化报专门为我们小记者和父母们准备了一场吉剧的专场演出,我比较期待,因为我还没有看过现场的吉剧表演。
晚上六点三十分,我们在桃李梅大剧场准时观看了吉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台布景很逼真,演员们都一一地盛装出场了。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可是两家家族却世代有仇怨,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于是他们两人在神父的帮助下偷偷地举行了婚礼,可是,朱丽叶的父亲却要将她许配给年轻的伯爵,朱丽叶知道后非常痛心,于是找到神父。神父想了一个主意,让朱丽叶喝下一杯药水,这个药水可以让她假死一天,醍后好和罗密欧相聚,可是,事情并没有她想得那么顺利,神父交待的送信人并没有及时地将信送到罗密欧的手上,当罗密欧找到朱丽叶时,发现朱丽叶已经去世,悲痛不已,自己也喝下*药,和朱丽叶双双死去了……表演很精彩,演员们的语言和地方歌舞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吉剧,剧场里多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我有幸被老师安排可以近距离地采访演员们。我上了台,直奔我喜欢的人物表演者——朱丽叶的扮演者。
我还是第一次和演员这么近距离,这位阿姨好漂亮,很有气质,我向阿姨提出了一个问题:您好,阿姨,我是新文化报小记者张睿轩,大家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问阿姨你们这个剧排了多长时间呢?阿姨俯下身子耐心地回答我:“我们是从去年的五月份开始排练,直到现在才成形。”我又问阿姨,“表演中有很多惊险的动作,在排练中有受过伤吗?”阿姨回答说:“有过,排练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伤”…….之后我又采访了朱丽叶母亲的扮演者。我问她:“这部剧您最大的感想是什么?”阿姨回答说:“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对待孩子不要什么事都让他听你的,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然孩子有可能会像剧中的朱丽叶一样……”
通过这次小记者活动,我收获很多,并且也知道了演员们的不容易,非常庆幸我是新文化小记者中的一员,今后我会积极参加小记者的各种活动,多多体验和多多收获。
?点评:文中重点描述了吉剧的内容,并深刻地写出了自己的观后感。从对演员的采访中,感触良多。
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感新文化小记者王晨阳
(北安小学五年七班)
“福利来啦!福利来啦!”。9月5日晚,小记者们非常荣幸地获得到桃李梅大剧场观看吉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资格,作为小记者的我真是幸福感爆棚啦!从来没有到剧场看过话剧的我满怀期待并想象着……
妈妈为了让我在观看这部剧时可以看得懂,还特意提前给我普及了一下故事的背景,由此我也初步了解了故事主要讲述的内容。
剧中主要人物有:罗密欧、朱丽叶、朱丽叶的奶妈、神父劳伦斯、朱丽叶的父亲凯普莱特、朱丽叶的母亲、帕里斯伯爵。故事讲述的是有着世仇的两大家族中的一男(罗密欧)一女(朱丽叶)戏剧性的相识相恋,却因为家族仇恨而双双为爱殉情而死,最后双方家族摒弃仇恨,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铸了一座金像。情节可歌可泣、令人潸然泪下。虽然这是对莎士比亚同名巨作做了改编,但故事依然保留着莎剧的原汁原味,并融入经典台词、网络语言、东北话等,通俗易懂、搞笑好玩。悲剧增加了浓厚的喜剧成分,在笑声中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而感动不已。
这部吉剧表演的十分精彩,每个演员都特别努力地诠释着自己的角色。其中让我最为喜欢的是朱丽叶的奶妈和充满智慧的神父,奶妈是个性格开朗又可爱的女人,浑身散发着伟大的母性,她虽然是朱丽叶家的仆人,但一直视朱丽叶为已出,朱丽叶也从来没有把她当做仆人对待,奶妈爱朱丽叶,她被朱丽叶的爱情所打动,所以一心想帮助朱丽叶去获得真爱。奶妈也真是可爱极了,常挂嘴边的一句:“妈切呢”真是诙谐幽默,增添了舞台的欢快气氛,我爱这样的“奶妈”。劳伦斯神父的机智果敢、博学大爱也感染了我,他没有成为迂腐顽固、不通情理的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尽力用博爱成全罗密欧与朱丽叶帮助他们争取爱情。他把罗密欧和朱丽叶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如果现实中也有这样大爱与智慧并存的神父该多美好啊!当然其他的人物我也都喜欢,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我都感悟到了不同的人生哲理。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演绎结束了,但我却意犹未尽,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感到惋惜,但却因为两个人的死化解了两大家族的仇恨而感到释怀。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爱,可以化解世间的所有仇恨和苦难!让我们内心充满爱吧!这是我们小记者成长的最大的“福利”!
?点评:文章语言流畅,对剧作本身描写细致,并着重描写了两个最喜欢的人物,情绪饱满、感触深刻。
讲东北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新文化报小记者孙梓涵
(东师附小中信实验校四年六班)
今天是高兴的,今天是神秘的,今天是有趣的,因为今天新文化小记者又有活动了,观看吉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什么是吉剧?带着满脑子的小问号我们来到了桃李梅大剧院。一开场我们就哈哈大笑,原来吉剧就是加入了东北特有的方言,并融入带有二人转味道的唱段,真是太有趣了。这么悲伤的剧情还能让我们笑出来,看来我们家乡的剧还是很好看的啊!
台上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台下的掌声频频响起,他们的态度是那么认真、热情……演出结束后,我采访了“罗密欧”叔叔,“请问排这部剧要多长时间呢?”“大概要半年左右吧!”什么?要半年,我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付出了半年的时间,仅仅就是为了呈现短短的1小时45分钟,平日里一遍又一遍非常辛苦的排练,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最完美的他们。看来,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刻苦、努力、认真,学习也是一样,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点评:作者并没有对于吉剧的内容加以赘述,而是更多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感情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总结全文。
开在世仇家族之上的爱情之花新文化小记者付芸菀
(东师一附小六年三班)
9月5日星期二,我随新文化小记者团在桃李梅大剧院参加了专场观看吉剧活动,观赏了一场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我第一次看吉剧,演员们演出非常精彩,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在演出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一直沉醉于演员的精彩表演。
这个故事讲的是:老蒙塔古和老卡普莱森家族在很早以前就结下了冤仇,只要两家相遇,就会打得不可开交。有一次老卡普莱森举报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唯独没请蒙塔古家族,但蒙塔古的独生子罗密欧偷偷的参加了。在舞会上,他与一位名叫朱丽叶的漂亮姑娘一见钟情。当晚便在朱丽叶的阁楼下悄悄约定,明晚在神父的教堂中瞒着家人结婚。这件事只有朱丽叶的奶妈知道,她的父母都浑然不知。但有一天,罗密欧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泰博尔特,罗密欧不想发动战争,但泰博尔特脾气暴躁,罗密欧只好抵抗,不小心杀死了泰博尔特。亲王对他的判决是流放到曼图亚去。这个消息对朱丽叶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她刚做了几个钟头的新娘子,就要接受堂兄的死和丈夫的诀别。罗密欧也认为流放是比死亡更可怕的,这样他就见不到朱丽叶了。
朱丽叶的父母想让朱丽叶嫁给有权有势的帕里斯伯爵,不管她怎么反抗都没有用。于是神父就给朱丽叶给了她一瓶假死药,只要朱丽叶喝下去就可以假死。另一边派人给罗密欧送信,告诉他来朱丽叶这里取走新娘,但由于曼图亚疾病泛滥,信没有成功送到。罗密欧早已听说了朱丽叶死的噩耗,他买了一瓶*药,来到朱丽叶的棺材前,一口喝下了,想与朱丽叶同归于尽。这时朱丽叶却醒来了,发现了自己身旁死去的罗密欧,便拿出短刀也自杀了。由于失去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老蒙塔古和老卡普莱森家族便不再争吵,于是决定握手言和,并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铸造了一个雕像,使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
这是一个世界文明的悲剧。由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才使这两个存在世仇的家族握手言和,那他们的死值么?我认为也许是值得的,如果不这样的话,两家的仇恨还会接着下去,可能还会杀死更多的人。这也让维洛那城恢复成原本清清静静的面目,让这座城市没有仇恨,更加美丽。
就在这个世仇的两个家族,开出了一朵最美丽动人的爱情之花。正是这朵看似柔弱的爱情之花战胜了长久以来两家的家族仇恨。看来仇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爱能战胜仇恨,爱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在这一对恋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身上可以看到爱的力量,爱的伟大。演员们用嘹亮的歌曲、优美的舞蹈、绚丽的舞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爱的主题。
?点评:对剧作本身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表达了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观点,最后总结全文主题。
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感新文化小记者刘思彤
(迎宾路小学四年二班)
今天,我参加了小记者活动,观看吉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很高兴。
9月5日,星期二,我在课后班写完作业后,就和爸爸去了桃李梅大剧院,我今天走的格外的快,可能是着急或许是兴奋,更多的是期待。
等坐好后,灯光突然变黑了,哈!好戏开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在一次舞会上认识的,可所谓一见钟情啊!可是因为他们两家有世仇,所以他们俩注定不能在一起了,朱丽叶的父母已经为她选好了一位伯爵,但是因为朱丽叶不喜欢他,所以还是没有嫁,朱丽叶感到很无助,她找了神父,神父说:“我这里有个药,你把它吃下去,就会假死,然后我们给罗密欧送信,让他来接你,你们连夜逃到他乡去,然后你们就能在一起了。”朱丽叶听完非常高兴,于是就把药吃了下去,假装死去。可谁知本来完美的计划却出了差池,那封信没送出去,所以罗密欧也不知此事。第二天,罗密欧当看见朱丽叶时,还以为她真死了,所以选择殉情。朱丽叶醒来见状也随之而去。
这部演得非常生动,最后让所有人都落下了眼泪。
?点评:对剧作本身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表达了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观点,最后总结全文主题。
本期点评:新文化小记者首席讲师刘志威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吧
新文化小记者,每一次采访都是成长。
新文化小记者
新时代青少年素质教育领航者
世界那么大你可想去看看?
你可憧憬记者无冕之王的荣耀?
年度新文化小记者招募现已正式开始!全年数十场的精彩活动、名师指导、专业培训、社会实践在等待着小记者们,赶快报名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