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长春,有这样一对老人
他们风风雨雨走过了50年,
用行动诠释了爱情。
初与君相识犹如故人归
年,新文化报曾经报道过,《七旬老人作铅笔画受邀展出市民:作者很走心》,这篇报道的主人公王淑红,是一位退休教师,她的部分铅笔画年时在长春图书馆展出。尽管画纸是32开的草纸,画工也不够专业,但经过的人都会驻足浏览,看到画的人,都会称赞作者很走心,画得很真实,很亲切。
(全家福)
她画的杀年猪、跳房子、赶大集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画面上的小吊床、炉铲子很多东西,现在城市年轻人都没见到过。“画中的一幕幕都真实发生过,也是我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希望孩子们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王淑红介绍,经过创意构思,两三天就能完成一幅画,短短两年时间她共计创作了多幅画。
3月29日,王淑红带着几册和老伴儿的经历来到了惠民社区,和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谈起了那段过去的岁月,讲述了她和老伴儿的那些事儿。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王淑红年出生在吉林省榆树市,梁万戎是她们家的邻居,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在小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玩耍,在还少不更事的年纪里,我们奔走在大街小巷,当时住的还是茅草房,在农家院里,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一起打口袋。”王淑红说,那时候的生活很苦,但是很快乐。
(小学放学回家)
到了上学的年纪,两个人一起上了榆树小学,巧合的是,他们分到了一班,还是同桌。“其实仔细想想,那时候大家都很顽皮,我还记得我们的桌子上还有一条三八线,有时上课,发现他的胳膊过界了,我们还会互相提醒,甚至怄气。”王淑红回忆那段日子,教室里没有暖气,取暖只能靠炉子,每间教室里都有炉子和烟囱,那是一代人的记忆。
“小学毕业,我们又上了同一所中学,同校同班又同桌。”王淑红说,她现在想想那时的日子也都很怀念,下雨时,她撑着家里破旧的油纸伞,他家相对贫穷,没有伞,就头顶上披着麻袋片,一同走在飘飘洒洒的雨里,一起上学一起回家。
(同班又同桌)
那时候的人都很纯洁,他们小时候就是彼此最好的玩伴,不掺杂其他感情。他们会和伙伴们一起歘嘎拉哈,还会和兄弟姐妹一起去拾柴火,现在老了想起来这些场景都觉得特别清晰,就用笔都记录下来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学毕业后,两个人也都从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小大人了,王淑红去了一所师范学校,而梁万戎成为了吉林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
当时我们有很久都没有联系,两个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情。大学毕业以后,在我汽开区的一所学校当老师。梁万戎从吉林大学毕业以后在*校工作,有一年我俩放假回家,亲友就感觉我们很般配,都是大学生,都有文化,文质彬彬的,就提出让我们相处看看。”王淑红说,当时她很犹豫,因为梁万戎家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她父亲觉得梁万戎是一个好小伙。经过撮合,两个人就处上了对象。
(夫妻恩爱)
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后,还靠书信传情交往了3年,虽然不经常在一起,但是那些日子,书信里的字里行间都透漏着质朴的情感。“他的文笔非常好,很厉害。”谈起这段经过,王淑红笑了笑,眼睛里都流露着幸福的光彩,两个人虽然这段时间没有在一起,但是两颗心已经慢慢走近了。
“年,我们正式结婚了,结婚是在大队里,我俩胸戴红花,由嫂子主持,举行了婚礼。当时没有繁琐的程序,但是收获了亲友们满满的祝福。”王淑红说,刚开始两个人还不在榆树,因为父母年龄大了,所以后来才真正回到了榆树,朝夕相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结婚后,我们俩没有房子,后来还是我父亲找了一块地方,让我们两个人盖间房子。”王淑红回忆,当时小两口儿一起推车、运土,一点一点地建设自己的小家园,花费了半年左右时间,才终于有了一所自己的房子,一个亲手建成的家。
那时候生活不容易,他们下班后,就一起搂树叶,烧炕。周末休息,就一起在院子里洗衣服,晾衣服。“我当时养了个小鸡崽儿,后来有一天一看都闷死了,就又买了一些,家里有鸡蛋了,我就准备过个生日。”王淑红表示,他们之前在一起两年,没过过生日,也没提过。
(喂鸡)
“这次过生日,才发现,我们不仅同岁,而且彼此的生日只隔了一天。”梁万戎说,当时两个人在孩子们睡了之后,她在家里备课试讲,他就给她做辅导,告诉她如何把课讲得更好。当梁万戎埋头工作,通宵起草报告,她往往会送来一杯水,说声注意休息。
直到现在,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泡脚,她也会给他捶捶肩膀。“我们两个一路走来,相互扶持,他懂得我要干什么,并且帮助我。我也知道他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俩是越老越甜蜜。”
退休后,他们一起骑着自行车去老年大学上学,他学摄影,她学唱歌和弹琴,俩人退休后又成了同校的同学,已经成为彼此的眼睛,谁也离不开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年,王淑红因病住院了,在老伴儿的建议下,从来没有学习过专业绘画的她拿起铅笔开始自学绘画,将夫妻俩的共同经历用画笔记录了下来。无论是《同班又同桌》还是《夫妻筑巢》她拿起画笔将两个人从小到老的经历生动形象的画了出来。
“从结婚到现在,我们已经过了50年了,现在每周都和孩子们聚一聚,孩子们生活都可以,所以我俩就想给他们留下一些精神上的东西。”王淑红说,当初他们的生活特别困难,但是一路走来,现在他们退休了,生活也逐渐变好了。他们的生活经历也是国家发展经历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创作很有意义。
“现在我们两个人身体都还可以,平时上课,做做公益,两个人一起演出、一起下棋、一起旅游。我们人老心不老,都有自己喜欢的事,也算是老有所成。”王淑红说,当初没有照相机,无法把生活记录下来,现在用画笔描绘下来,可以加深记忆,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生活有多不容易,对他们有教育作用。
平时,王淑红和老伴儿梁万戎也会去南湖写生,她画景物,画眼中所见,他就把她当成模特,拿着相机拍下她。
她看风景也成为了他眼中的风景。
来源丨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孔令辉
编辑丨六月
重点推荐更多精彩新闻下载ZAKER
通过城市设置进入长春频道
↓↓↓
内容推广活动执行平台代运营文案包装商务合作:-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进入ZAKER新闻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