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丧rdquo文化那些不
TUhjnbcbe - 2021/2/23 17:23:00
盖博士遮盖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8634.html

分分钟都想要冲去找老板提辞职

▼本文由豆瓣用户

中国三明治授权发布▼

“每天走进办公室都觉得喘不过气,胸口一阵污气排不出去。”

Kiki这么形容自己不想上班时的状态。她之前在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AE。公司地点位于一家联合办公场所,从电梯走出去就是一个个玻璃格子间。一年中有70%的时间都是开着空调的,门窗关闭,环境给人感觉很闷。而工作上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案子,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办法顺利推进。

在她的感受中,上班的日子就好像一团黑雾,污浊,沉闷。

Kiki公司里其他几位同龄同事都是一样的感觉。他们经常下午约好一起去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哪怕并没有什么特意想买的,也要出去“透透气”。几个人一边喝着便利店里面机器做的咖啡,一边互相抱怨着作妖的甲方和三天两头改主意的上司。

在年轻人群体当中,类似这样的表述还有“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生无可恋”,“感觉身体被掏空”等,在社交环境中被频繁使用。舆论将这类现象统称为“丧”文化——颓废,什么也不想做,不想上班,只想瘫在某个地方放空。

HR们习惯性地给90后贴上“任性,不负责任”的标签,但其实在各个公司里面加班最多的也是90后们。

这群天天抱怨着“不想上班”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是完全不想付出劳动,但是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愿意在重复、无趣的工作消磨自己的时间。而且摆在他们面前的确也有更多机会,不再只有在传统的就业岗位上爬升这一种可能。

当这群年轻人对目前工作感到厌倦的时候,他们会问:“有没有什么工作可以边做事,边拿钱,边旅游的?”

不想上班的十万个理由

艾音决定辞职是在她用上班的时间刷掉一部16集韩剧之后,“可想而知,我的工作内容有多闲。”

这份工作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处理商务方面的事情。

因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青岛,没有离开过,所以当大学毕业后,她特别想要去北京工作,体验独立生活的滋味。

公司上下有百来号人。到后来,她发现自己这个位置可能恰好是公司的一个“管理漏洞”。在她上头并没有直系管理的小领导,基本上每天都是等待大老板发落。有事做的时候,会跟着同事一起出去跑跑市场,没事的时候,一整天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打发时间。

公司上班是打卡制,章程规定上午十点半上班。但是有时候她下午两点钟才到公司,也没人责备。

以前挺宅的她,在那段时间的周末反而安排得比工作日还要紧凑。见朋友,聊八卦,看电影,看剧……不过这些活动并没有缓解她心里逐渐累积起来的焦虑和毫无产出的工作所带来的“无意义”感。

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目前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而在外贸公司做业务员的Lydia,想要离职的理由则是因为每天的工作都忙到基本“没有什么个人时间”。

最夸张的一次是连续一个月周一到周五晚上12点之后下班,而且星期天下午还去公司加班到晚上11点左右才走。到后来,她爸妈都劝她赶紧辞职,因为二十四五岁的人,“工作这么忙,都没有时间找对象了”。

太闲和太忙,都不符合年轻人对于工作的期待。

根据国内某大型求职网站发布的《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生的离职率持续走高,年应届生的离职率更是高达26.5%。另外,一线城市的员工离职率增长较年高出4.1个百分点,为22.4%。

前程无忧发布《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了近年来一线城市的离职率情况

豆沙在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就换了三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坐在那种隔断式的办公室,当时的工作需要负责的事情不多,偶尔会被总经理秘书差去帮忙听译会议内容,她感觉在那里没有太多发展前景就辞职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电商公司,做了挺久时间的,但是后来部门解散了。如果要继续做下去的话就要接受转岗到客服。这显然不是一个让人能乐意接受的决定。

而最后一份工作,从入职前雄心壮志到气愤提出辞职,前后不过两个月左右。

辞职前夜,她还在为了赶老板布置的工作,通宵写了一晚上的稿子。但是因为任务量实在太大,只好先交出了一个半成品。结果老板看到后,立马就拉了一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丧rdquo文化那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