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南国文学
审核
魏来安
编辑
滕新晶
图片
网络
搬家
作者
骆荣君
搬家很烦人,也很有趣,每次搬家都意味着要到另一片天地“安居乐业”,在另一片天地领略一翻新的景色,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在我的记忆中,从我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不停地搬家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我总是马不停蹄的换着地方过日子:上学、工作等等,住的地方有多少已经记不清了,反正是多则三两年,少则三五月,我总是背着铺盖卷,提着讨饭盒,领着一包书随遇而安地住了走,走了住,搬到现在,慢慢的我竟喜欢上搬家了。
我又一次搬家了,我不知道新家能住几天,我也不想知道。不过,这个地方很寂静,我喜欢。这儿虽然说是县城,但远离交通要道,显得冷冷清清,很适合我。
我住在办公楼旁边的宿舍里,说是宿舍,实际上就我爷俩住这儿,其他的同事都买了商品楼,所以才有了我这个外乡人的安身立命之所。门前右面有一片金竹,左边有一丛墨竹,从窗子看出去,房后是一片鱼塘,可以看见池子中成群的游鱼。这儿景色很好,很雅致,我一来竟有些喜欢这个地方了。虽是窝牛之室,但显得高雅清洁。我很高兴很舒畅能在这斗室之地又一次怡然自得的“安居乐业”了。
搬进新家,两条板凳支张床就是个新窝,领着儿子美滋滋的睡了一觉,起来去打洗脸水时,一根树枝抽打在我的脸上,我注意到,在两丛竹子之间的空地上还长着一株柽柳,柽柳的枝刚好伸过来,钻进房檐,罩在水池子上。我端详起这株抽打我的柽柳:它斜斜地生长着,万万千千的柔枝铺天盖,细小的鳞叶紧紧包裹在柔条上,像一条条翠绿的珠帘。我很不忍心伤害它,但它确实影响了我,我不得不去剪掉它的柔蔓。
*昏灰蒙蒙的,很压抑,东面的山脊有一线柔柔的银光,与灰蒙蒙的*昏对抗。我在沉暗的*昏中,提着斧子,拿着锯子来到柽柳树下,准备伐掉这株可伶而隽永的树。我在树下站了好长时间,迟迟不忍心下手。天空越发沉暗,会马上天黑,再不采伐就看不见了,那就只能等待明天。我向来不喜欢把事情留到明天再做,这时儿子站在门口稚嫩的声音说:“别砍了!爸爸!”
我从沉思中清醒,冲儿子笑笑说:“好!”于是,我拿起锯子锯掉了遮挡水池和窗子的几个粗枝。我想它能重新生长,是我留枝的功德,若是死掉了,也不能怪我,我很尽心了,它死了,是其命该当绝,再说了,它只不过是一株树而已。
过完严冬,春天来了,失去枝干的柽柳依然矗立在两丛竹子中间,看不见一点绿色,我看它是死定了。没想到未到清明节,风抽霜打雪冻一冬的柽柳竟与我*气似的,所有树枝都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绒绿色的新芽。清明节过后半个月,柔枝就长出了一尺多长,而且比以前更加茂盛。从此,我时时注视着这株柽柳,直到五月初,我出差大半个月回来,一眼看到的是粉红微紫的花絮挂满了枝丫。我很诧异,柽柳在我们这儿八九月份才开花,怎么现在就开花了,我不相信似的跑到树下仔细观看,没错,是开花了,虽然花絮显得很柔弱,很柔弱!但,它真的开花了。
*昏仍是灰蒙蒙的,东面的山脊依然发着一线银光。柽柳很弱,它却能忍受磨难毅然而然的开花了,花开并不一定都要结果,只要真实而美丽的存在过。
我看了柽柳很久,回头看看水池,看看屋檐,落寞地走进家门,我不知道在这儿能住多久,但我清楚,这栋五十年代的筒子楼不会存在太久,那时我又会搬到什么地方去呢?柽柳还会不会存在呢?还有那从金竹和墨竹!管他呢,先享受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净吧!
作者简介骆荣君,笔名:岭南居士、天高云淡、鹤之旅,高级工程师。南国文学理事,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先后在《各界导报》《陕西农民报》《陕西农村》《读者报》《安康日报》《四川动物》《林业科学研究》《绿色财会》《林业经济》《陕西林业科技》《陕西林业》和《中国作家网》《散文随笔》《西散南国文学》《潮头文学》《颠峰之巅》《中国文学》等中省市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论文等,多次获奖。投稿邮箱
西散南国文学社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南国散文》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