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蒋晓树,要从他脚下走过的路开始。
每天5点,他准时起床,那时的达城尚未苏醒。
每天的日程几乎排满,从晨起的那一刻,繁忙的一天便开始了。
蒋晓树的人生就是从一条路走到另一条路。
多年来,无论哪一条路,他都坚持并努力前行。
而眼下的这条路,用艰难和崎岖来评价也毫不为过。
第一次艺委会在仙女洞樟园召开,蒋晓树(左二)当选为艺委会主任
一段历史
距达城主城区9公里,沿国道北上,在通川区罗江镇,沿一条充满历史感的石板路,于苍翠掩映之中,在依山傍水间,座落着一个不闻世间喧嚣的桃源——仙女洞。
今年开始,蒋晓树的工作便与仙女洞结缘。从年在达州日报社参加工作以来,由广告部副主任到此次的转型,他肩负着报社领导和全社人员的重托,领头将被人们遗忘的仙女洞重新扶上马,打造成一个集艺术创意、艺术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一张“地方国际性”的文化名片,一个立足本土,辐射全国,终将走出国门的艺术园区。
历史回溯到年。历史上的仙女洞,原是川东最大的弹药中转库,始建于年,占地亩,景区内有神秘的洞穴、深幽的峡谷,苍翠的植被,天然环境良好。20年前,原达川地委、行署将其划拨给达州日报社开发使用。达州日报社接手后,先后投入余万元,在老一代领导者和建设者的辛勤工作下,仙女洞改造道路,修缮房屋,增添设施,进行园林景观美化打造,“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由此诞生。上世纪90年代,仙女洞度假村一度成为当年达城人生活休闲的首选之地,人气空前高涨,引起了全省甚至全国文化报业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