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十堰周刊》今天将以新面貌和读者们见面了。
没错,经过3个月的筹备,《十堰周刊》由“时事生活周刊”向“生活方式周刊”转变,力求服务性更强,可读性更好,更具有贴近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哇~具体有哪些内容呀?
改版后内容可丰富了,请听我细细道来。
内容有思想有趣味改版后的《十堰周刊》将有一批大咖强势来袭,他们将用智慧与思想与读者来一次心灵的长谈。
例如,新增版面《时间》、《洞见》、《字里藏医》等,是余世存、徐文兵等大家特别授权刊载;
新增《专栏》版面,邀请市内外知名文化学者“定制”撰稿,谈天说地,有思想且有趣味。
版式更简约更时尚在版式风格上,《十堰周刊》也做了大幅改变,更简约,更时尚,清新素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那么
《十堰周刊》到底有多好看呢别慌!
小编来为您解答!
▼
《十堰周刊》创刊于年,原名《车城文化报》、《十堰广播电视报》。作为植根本土的报纸,《十堰周刊》对这个城市发生的大情小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与敏感。南水北调、世界传统武术节、国际道教论坛......这些发生在十堰的大事件,《十堰周刊》从未缺席,以专特刊的形式,深度记录。
《十堰周刊》的封面专题对重大议题、热点话题、行业趋势、文化思潮、生活时尚有着非常准确的捕捉和诠释,多年从未间断,这已成为《十堰周刊》极具辨识度的标志。
激荡前行,不负韶华
——《十堰周刊》改版致读者
□本报评论员庹明生卢家波
在传媒已死的喧嚣中,《十堰周刊》以梦为马,再续远航。
三十而立。从年创刊,《车城文化报》(—)《十堰广播电视报》(—)《十堰周刊》(—),这份报纸曾经三易其名。
我们说,情牵百姓屋檐,心系万家灯火;我们说,与城市共成长;我们说,为家园记事,为人民表情,为时代立言。
陈天会说,冷眼热心肠,小报大文章;刘醒龙说,武当品格,东风文章;胡赳赳说,他们从不打击别人,他们要做的无非是要击打你的心灵。
中国十大广播电视报、中国十大创新广播电视报、湖北唯一五星专业报。此刻,我们回首过往,心底澎湃如昨。
但我们坚信: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时序斗转。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所谓“三观重要,但五官更重要”的年代,消费主义乃至耗费主义甚嚣尘上。我们因此将更加专注于生活方式,关心个体与个性,寻求共识与共性。我们试图与你一起,穿越芜杂世相,洞穿烟火迷雾,抵达世道人心。
身处八百里武当,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这是传媒术,亦是我们了然于胸的道法自然。
知冷知热知天下,谈天谈地谈生活。我们将一再重申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态度与温度。我们将不囿于一隅,不计一时之得失,继续安安静静办好这个十堰最富腔调的媒体。
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呈现生活要义,诠释生命主张,以我不死理想,许你万千变化,我们将在纸上现场,为你见证翠竹*花。
亲爱的你,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愿我激荡前行,不负韶华。
新一期的《十堰周刊》您期待吗?带您先睹为快
???
全新的《十堰周刊》每周五不见不散十堰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03
邮发代号:37-20
新闻
订阅元/期全年订阅元
业务合作/新闻热线/
编辑/刘羽飞责编/李承杰终审/贺翔
出品/十堰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
觉得不错请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