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悲剧长春一位老人上吊自杀,原因令人痛心
TUhjnbcbe - 2020/12/20 20:10:00

痛心!6月30日有市民在新文化报读者群里反映长春民丰大街与岭东路交会处附近的亚泰杏花苑小区有人疑似自杀身亡

居民说

这位男子大约60岁他患癌挺长时间了每天生活得都比较痛苦后来就上吊了却了生命…

在市民提供的一段视频中可以看见,四位男子抬着一位全身裹着白布的人,将其放在一辆面包车的后备箱里,周围有很多市民围观。

7月1日上午,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来到了亚泰杏花苑小区,在小区高四A区下面,有几位市民正在聊天。

他们表示确实有此事,"6月30日早晨,我们小区有一位男子自杀身亡了,他患癌挺长时间了,每天生活得都比较痛苦,后来就上吊了却了生命。"居民李女士。

"那位男子不是我们坐地户,他应该是租户,平时和妻子一起住。前段时间我看见他坐着一个轮椅,脸色苍白,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居民张先生表示,这位男子大约60岁,患癌一段时间了,平时不常出门。

疑似自杀地点

居民王女士表示,这位男子是在高四B区前面一棵树附近上吊自杀的,6月30日早晨,有市民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来究竟是谁联系的家属她不清楚,她看见时人已经用白布盖上了。

据了解,这位男子的家属均未在小区,随后,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联系到该小区物业及辖区派出所,但双方均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

面对此情此景相信每一个有同情心的人都会黯然泪下

但是子女们为了生计不得不与父母分离当父母们身体不适需要儿女们在跟前尽孝时却无能为力

据统计,在全国1.9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口约有1.2亿人,其中空巢老人约万人。

一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甚至走向极端。有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老年人排行死亡的第十大原因。

在自杀死亡的老人中,95%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中国的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家庭问题和身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症,独守空巢,整日孤寂落寞。尤其是身体不适的老人,生活处处不便,又不愿增加子女的负担,便往往催生了老人自杀的念头。

早在年7月,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规定: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如赡养人在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此规定就是从制度上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一年多过去了,很多人觉得要真正实现“常回家看看”并不那么简单。因此让独居老人在精神上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却是那么的遥遥无期。

您能注意到这些求救信号吗?

在自杀行为实施之前,有自杀想法的人几乎都经历过挣扎、犹豫、求救、失望。这就给了我们发现和预防自杀行为的机会。WHO指出:大部分自杀行为发生之前都有一些警告信号。

重视他人的这些情绪特征,或许就能挽救生命

据对自杀未遂者的调查,很多人说在考虑自杀的时候曾向身边的人表示或者暗示过,但没有得到重视。也有人在犹豫不决时想过,如果有人关心我、问我过得好不好,我就不自杀了,但因为没有得到关心所以最后心里的天平摆向了另一边。

因此,如果身边亲友有抑郁的表现,或者口头有轻生的表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可以提供情感的支持和帮助,或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帮助。那种以为“说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去做”是一种误区。

(1)识别自杀动向。首先应与老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与其接触中,能识别自杀动向,如在近期内曾经有过自我伤害或自杀未遂的行为,或焦虑不安、失眠、沉默少语,或抑郁的情绪突然“好转”,在危险处徘徊,拒食、卧床不起等,应给予心理支持,避免意外发生。

(2)环境布置。老人住处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整洁舒适,墙壁以明快色彩为主,挂壁画,插鲜花,调动他的良好情绪,热爱生活,积极生活。

(3)专人守护。对有强烈自杀企图的老人要专人24h看护,不离视线,尤其在夜间、凌晨、午间、节假日等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防范,以防意外。

(4)安全管理。自杀多发生于一瞬间,凡能成为老人自伤的工具及药物要妥善保管,以免自伤或一次性大量吞服药物,造成悲剧的发生。

常回家看看吧不要忘了,年迈的父母在乡间小路上等着你上了岁数的老人在家中楼房的阳台上望着你,敬老院中的老妈妈在盼着你……但愿老人们不会再是那一抹孤独的剪影

来源

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孔令辉、视频夏青、网络

编辑

小甜猫

审校

繁文

加小编

1
查看完整版本: 悲剧长春一位老人上吊自杀,原因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