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NEWS评论初印象关于考研新闻评论
TUhjnbcbe - 2020/9/27 17:16:00
医院订阅哦!↑

今天推送的主题为新闻评论,这也是针对大家提出的较多的。考研属于应试型,跟现实媒体中所发表的评论可能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主要是改卷的人觉得我们很难写出高大上的评论来。真正的你有那个积累,你写得出人民日报那样的,人家会去否定你?今天的第四篇推送的就是人民日报写的一篇评论。大家看完这些可以看看别人写的评论,效果会比较好。当然,实践出真知,大家在考前不妨写个5篇左右,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现在,各种媒体发展迅速,人们掌握的信息量很大,知晓信息也快。朋友吃饭、同学聚会、到公园散步,经常听到人们对当前发生的事或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这都是新闻评论的雏形。假如人们议论比较多的,人们
  该书的作者赵振宇教授从事新闻评论的实践和教学近三十年,他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在报社工作期间,其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新闻评论的编辑与写作。后来调入大学,给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授课,其中开设的一门课程也是新闻评论或评论专题。华中科技大学从年起成立了全国高校的第一个新闻评论团,年开设新闻评论方向班,年成立校级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召开过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年以来,帮助媒体组建新闻评论部,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受到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及诸多高校和媒体的好评。赵振宇教授以其在新闻评论事业沃土里辛勤耕耘数十载的积淀,给广大读者捧献出弥足珍贵的精品力作——《现代新闻评论》,在中国新闻评论图谱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极大丰富了该书的内容,使其更具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说新闻报道在整体上是一种鲜活的“深描”,是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描述中体现新闻精神的话,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媒体的思想,是对当下生活直接的“思考”。新闻媒体之于社会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从来都是附着于媒体思想,并与犀利的新闻评论密切相关的。读《现代新闻评论》,从书中大量详实的例证中我们可以触摸到整个社会生活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进而体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与气质。
  《现代新闻评论》内容丰富多彩,视域开阔灵活。全书在体例安排上结构完整而又独具匠心。该书在学习和借鉴已有大量新闻评论著作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提出了新闻评论著作的新框架,即从新闻评论的时代特征、新闻评论的属性及作用、中西新闻评论比较、新闻评论写作、新闻评论的组织策划、新闻评论的工作机制、新闻评论队伍建设及素质要求等各方面进行了论述,脉络清晰明朗,多角度多侧面剖析新闻评论整体,全方位展现新闻评论的生动面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该书最后还特别撰写了一章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所举实例均来自教学中学生的作业,作者把这些教学一线的鲜活素材呈现在教材之中,真实地反映同学们对评论选题、立意、论证和标题的认识和运用,并加以精彩的个人点评,不失为就地取材、心通读者的一项创举。
  至于如何写好新闻评论,我们平常讲的多是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坚守良知、观察思考等“功夫在诗外”的素质养成。在一些信奉“跟着感觉走”的教师和写作者来说,对于新闻评论写作技术层面,就更说不出甲乙丙丁来了。读《现代新闻评论》一书,读者定会对评论写作产生全新的认识,赵振宇教授在评论写作上确有一套成熟的想法,诚所谓“宝剑锋自磨砺出”。作者有多年媒体评论写作与编辑的历练与实战体会,纸上谈兵的新闻系教师不可能讲得这么生动而令人信服。比如,他在说明评论选题的标准时,谈到立论正确,既包括宏观的,又包括微观的;既包括理论的,又包括观点的;既包括新闻事实,又包括社会现象;既包括出发点,又包括结论或结果。总之,一切用来为评论服务的材料,评论的一切组成部分,都必须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概括如此精练而全面!又如,谈到从探索争鸣中选题要有宽厚大度的气量和修养时,他指出:即使发现对方的评论有错误,自己写反驳文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可颐指气使,不可盛气凌人,不可把话讲绝对了。要留有余地,友好探讨,平等交流,哪怕是别人错了,可以写文章予以批评,但一定要尊重对方的人格。这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是评论者须臾不可忘却的。这是何等的语重心长、金玉良言!至于他讲的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制作,篇章怎样结构布局,语言风格如何锤炼,既是理论阐述也是经验之谈,其中不乏睿智和深刻。
  《现代新闻评论》一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就是突破传统的媒介限制,对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发展状况给予密切
  现代社会,*治、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方兴未艾,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传媒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态势高歌猛进,这对现代新闻传播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诚然,对新闻评论的研究与探索,无疑更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发现、新的前瞻、新的创造。赵振宇教授的《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在这一创新路径上留下了铿锵足迹,期待有更多的足迹加入到这一路径中!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NEWS评论初印象关于考研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