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云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25.3万人,比去年增加4万多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较大。此外,由于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求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云南省各方积极行动,迎难而上,多方联动拓宽就业渠道,精准施策,在做好保就业、促稳定工作方面,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张维麟画
企业用工
岗位减少供需矛盾突出
“我已经参加了三四场线上招聘会了,向8家单位投递了简历,至今没有接到面试通知。”昆明一高校应届毕业生林岗说,开年以来,他在家待了近4个月还未找到工作,十分焦虑。
云南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小李也在为找工作发愁,她说:“我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一些公司在招聘国际贸易岗位的专业时设性别限制,加之很多岗位缩减,找工作的局限性太大了。”
我省一艺术类院校学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的三四月都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面试的高峰期,但今年明显感受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少。今年3月13日,该校举办了艺术类毕业生春季视频双选会,共有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个,招聘需求人数人,求职者有人。参加招聘的企业、岗位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
找准缺口
精准施策“一校一策”
为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西南林业大学通过调研与学校长期合作的重点用人单位分析出就业状况,针对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约60%的毕业生对就业有焦虑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理想职位少,薪酬较低,外界给予的就业难舆论压力”。
针对收集来的情况,学校及时转变思路,调整就业方案,将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及各类招聘会全部移至线上,利用QQ、钉钉等工具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咨询服务。及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学校建立了“政策支持、经费补助、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调适、重点推荐”六位一体的帮扶体系。
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张保兰介绍,该校是全省高校中农村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占比较多的学校,应届毕业生中60%的学生为农村户口,10%的学生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当前就业工作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西南林业大学及时制订出就业计划,率先在全省高校中组织了第一场线上网络招聘会,参会企业有家,提供岗位个,需求人数余个。
该校还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湖北籍毕业生等在内的重点群体的帮扶力度,确保就业创业帮扶不断线、不降档,确保困难毕业生就业率比不低于去年。
云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曾庆艳今年3月在网络上看到昆明人才招聘考试网开设的“昆明市年春季网络公益专场招聘会视频面试专区”,参加并顺利找到工作。她说:“这是昆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为大学生搭建的就业平台,提供的岗位很‘靠谱’。”采访中,该校多位应届毕业生表示,学校提供的服务很精准,今年找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开展调研
做好就业形势研判
当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全省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
云南省就业局公共就业服务处处长李建玲介绍,3月2日起,人社部门在全省开展了针对多名毕业未就业的高校学生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周”活动,通过上门联系、公安协查、村居委会上门走访、回访等方式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宣传、岗位推荐等服务,人均服务达3次以上。
为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加大了网上招聘力度,从今年3月20日至6月30日,云南省与国家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同步启动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搭建了省级分会场,专门设置了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专区,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对接渠道,在分会场提供了求职就业指导云课堂等线上课程服务。
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卢瑜萍介绍,截至目前,共有家企业通过视频面试专区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个。共有名求职者入场与企业进行线上对接,其中通知复试人,通知拟录用人。
补齐短板
建议先就业再择业
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云南省人社部门将主要采取6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对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训提供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
二是实施万名高校毕业生岗位见习行动,依托各类就业单位开发1万个以上适合高校毕业生3至12个月的见习岗位,疫情期间为最大限度开发岗位,人社部门通过提高留用率较高的单位给予补贴,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三是开展大规模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满足多元化的就业需求;
四是让大学生到小微企业求职就业;
五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参加企业创业培训,帮助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六是加大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援助力度,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给予灵活就业补贴实现就业。
另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农民工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生对就业都有所期待,但人岗匹配不可能达到%的满意度,建议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
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启动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已有2/3省份高校已经开学或已明确开学计划,毕业生求职即将进入关键期。
“百日冲刺”行动将从5月份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在这关键的天里,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将重点组织开展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开拓科研社区医疗基层岗位行动、推进企业稳岗扩就业行动、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行动、持续开展网上就业服务行动、重点帮扶湖北高校毕业生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狠抓责任落实行动等十大专项行动。
为全力做好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对冲疫情影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百日冲刺”行动。
从5月份到8月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
一是升学扩招吸纳行动。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
二是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规模。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配备。
三是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今年将加大力度推进精准征兵、精准动员,进一步落实好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
四是大力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行动。努力开发适合毕业生的科研助理岗位。有关部门将推动全国城乡社区和基层卫生部门新增岗位优先招录毕业生。
五是推进企业稳岗扩就业行动。国有企业今明两年将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有关部门将落实一次性补贴、返还失业保险等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
六是持续开展网上就业服务行动。进一步开展好“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聘行动”“千校万岗”线上招聘会等,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全天候不断线、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同时,在高校开学后,有序恢复校园现场招聘活动。
七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计划,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好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领大学生投身“双创”。
八是开展重点帮扶支持湖北行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央+地方”促进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个一批”政策,将实现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的全覆盖。
九是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对全国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将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服务。设立“建档立卡家庭贫困生专升本专项计划”,单独进行录取。
十是狠抓责任落实行动。将毕业生就业纳入对地方政府和高校的督导考核内容,高校要落实“一把手”工程,发动全国5万余名毕业班辅导员,逐一压实责任,同时让更多的专业教师都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来源:云南发布、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