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临近毕业之际,都会为自己的求职问题而发愁一段时间,现在的就业市场情况又不好,想要慢慢找到好工作也许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等到机会。
所以有很多同学都开始病急乱投医,先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在薪资上和工作时间上都有让步。只为了快一些找到工作,不至于毕业即失业,但这样急切的心情,却让大家吃了大亏。
企业坑坏应届生,就连硕士也难逃厄运,学长:不要掉入秋招陷阱上大学,是很多家长们的梦想,但以前那个年代能上大学实属不易,但当时的大学生含金量很高,到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有所成就,看到这样的好结果,家长们只能把期望放到孩子身上。
希望他们也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时代早就已经有所变化,大学生的含金量远远不及以前,而且人数越来越多。
虽然社会上的岗位也多,但也容不下这么多大学生,所以学生们的“价格”也就被降了下来,同时找工作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不光是本科生,就连研究生都在面临就业难题。
所以大家也只能是抓住一切机会入职,不图赚的有多少,只图毕业后就能有工作做,至少还能有个盼头,于是大家在学校秋招的时候就抓住了机会。
本以为秋招中能够录走的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已经板上钉钉了,没想到却陷入了各大企业的秋招陷阱,最后工作没捞到,应届生身份也被骗走了。
秋招要注意筛选,学生不要病急乱投医,想好再入职在秋招的时候,很多企业都会集中的公开自己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学生就可以带着自己的简历走到秋招市场,看到合适的岗位和薪资待遇可以直接就地和HR沟通。
可以的话就被留下,不可以就继续下一家,这样集中的招聘效率会更高,而且选择也更多。很多同学都是在这里抓住的机会,进入了企业实习,一直到毕业。
但是有些同学就很倒霉了,比如这位网友的儿子,学的是软件工程专业,还是比较热门好找工作的专业,在秋招中顺利的拿到了北京的offer。
工作期间做的也还不错,没有出现的问题,也没犯错,每天考勤也正常,但是在三四个月的试用期之后,却与同组的五个应届生一起被裁员。这让他们都摸不到头脑。
但公司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再看看其他的秋招或者社招吧。但学生们在这里上班期间,已经缴纳了社保,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而且工作的这几个月也错过了应聘的最佳时期。
现在出去找工作哪里还找得到?而遭遇了这样陷阱的还不止本科的学生,研究生们也是如此,甚至是年年都拿奖学金,研究生期间也而发布了有含金量论文的学生,也被这样对待。
这样的遭遇不禁让家长们感到气愤,企业可以不用这些学生,何必招进来再想办法裁掉呢?简直是拿学生们的未来开玩笑。
而这样的企业其实不在少数,甚至很多大厂也会出现在这种情况,同学们在应聘的时候应该能够看出一点端倪,在面试的时候要多提问,发现不对就立马拒绝。
面试套路多,学生要留个心眼,谨防被“骗”在每年毕业季的时候,其实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在互相竞争好的岗位,各大企业也在互相竞争好的人才,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招到更优秀的人才,给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
尤其是互联网大厂,或者接触计算机,软件之类的公司,格外需要天才的加入。所以他们会在秋招当中大量的招聘,而且薪资待遇,转正待遇都很不错,工作也不累。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想要大范围的进行筛选,大面积撒网,才有更多招到人才的可能。
二是因为不想让其他企业有机会招聘到优秀人才,只要自己多招一点学生,其他企业就少了一分可能。等到企业的招聘都结束之后,再慢慢的处理招上来的学生。
把优秀的留下,一般的就进行辞退,或者通知同学不符合应聘要求等等。这样一来,自己公司也不用养这些学生,而其他企业也已经招满,不会再去竞争。最后倒霉的只有可怜的学生们。
兜兜转转一圈,工作没找到,还把应届生身份丢了。而这类企业也很好辨别,就是在招聘中招聘人数非常多的那种,而且门槛相对不高,甚至能招上百人,学生们要尽量避开这样的企业,以免被骗。#秋招#今日话题:你觉得企业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