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日关系史添新史料遣唐使吉备真备真迹及其
TUhjnbcbe - 2025/7/14 11:40:00
白癜风工程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及唐代中日关系史领域再添重要实物史料——曾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两度到访中国的日本留学生、遣唐使吉备真备亲笔所书墓志铭,于年12月25日在文物出版社、深圳望野博物馆举办的新书发布会暨学术成果公告会上正式对外公布。

李训墓志原石

此墓志的主人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主管外国留学生及外事接待等事务的官署“鸿胪寺”的从六品上官员“丞”(相当于现代外交部的“秘书长”)李训,唐开元22年(公元年)6月卒于洛阳。墓志共字,落款处“秘书丞褚思光撰文日本国朝臣备书”的字样清晰可见。

李训墓志盖拓本

李训墓志拓本

据悉,“李训墓志”早年在古旧市场流散,后被书法爱好者留存,年冬由望野博物馆征集入藏。该馆馆长阎焰历经6年的潜心考证、甄别、调查、研究,并与中日存世中古文本、墓志、史料比较对勘,确定“日本国朝臣备”的“朝臣备”为日本奈良时代的朝廷高官吉备真备(-)在唐朝留学期间使用的名字。阎焰的相关研究成果经文物出版社编辑成书,于12月正式出版。

这本名为《日本国朝臣备书丹褚思光撰文鸿胪寺丞李训墓志考》的著作共约5万字,配图15张,内容涉及墓主人李训的生平家世、父辈信息、就职经历、社会交友,以及对盛唐高宗、武后、玄宗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并就遣唐使入唐、日本人书法成就、唐时的中日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寻。

《日本国朝臣备书丹褚思光撰文鸿胪寺丞李训墓志考》书影

同时获知该墓志已向深圳市、广东省文物主管单位申报,并经专家组鉴定,正式备案登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

此项发布轰动了日本,日本公共广播NHK以及各大报纸均于当日进行了大幅报道。

阎焰指出,吉备真备在日本是神话一样的人物,但日本本土并没有其只字片语的留存,朝臣备的笔迹应该是日本奈良时代的巅峰之作。这方墓志的出土,使得之前仅仅停留在文本概念上的“日本”,第一次以日本人自己书写的实物史料形式出现在今人眼前。

阎焰还强调,李训墓志的出土和考证也是中日书法史上空前的发现,原石35公分见方,共19行个字,虽然文字数量不大,但他曾“无数次反复抚摸过每一寸原石”,并将其置于50倍放大镜之下去查看,可以在局部看到有朱砂残留的痕迹。

“这块墓志是中日隋唐时代的政治及文化研究以及东亚交流史的珍贵史料。目前关于墓志和原石的全部信息都已登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研究人员通过相应的手续,均可公开查看,相信这一成果的公开,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

发布会上,中日双方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言。文物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张自成表示,此次发现为目前中日两国涉及遣唐使等级最高的实物资料,也是唯一存世的奈良时代遣唐使朝臣备本人所题的珍贵资料,“墓志的发现填补了中日关系史、中日书法史、遣唐使、日本史的重要空白,为学习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新史料。”

本次活动的公益支持单位“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康明理事长在发言中指出,本次新书发布和学术成果公告会是出版界的一小步,但却是文化研究史上的一大步,尤其对于研究中日的文字史及文化交流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荣新江教授高度评价此次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意义。他表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中,中日关系是重头,也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但遗憾的是存世实物材料太少一直进展并不多,相信此次出土、发现的朝臣备手书李训墓志可为相关研究增添新的素材,促进中日文化学术的交流。”

荣新江还指出,“唐朝的外交官让日本国的使者来写墓志,这在今天是让人诧异的事,而在唐朝看来,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分,这让人们从中看到唐朝的国际性和开放的胸怀。都城长安是一座汇聚了亚洲各国精英的城市,不仅物质文化丰富,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汇集地。朝臣备的名字不仅是雕刻在35公分见方李训墓志上的文字,也将永远镌刻在中日文化交流的丰碑上。”

来自日本的唐代史研究权威气贺泽保规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明治大学东亚古代石刻研究所所长)和书法团体“瑞云书道会”的理事长曾田成则也受邀出席了发布会。

气贺泽保规谈及自己第一次见到李训墓志原石时的心境,用“激动得发抖”一词来形容。

年11月,在深圳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气贺泽保规到访了藏有众多精品石刻资料的深圳望野博物馆,当馆长阎焰拿出珍藏的李训墓志原石时,他惊喜地看到落款处“日本国朝臣备书”的字样,“‘朝臣备’是哪一位?我按捺不住快要发抖的激动心情,向阎馆长抛出了这个问题,阎馆长自信满满地答到:‘除了吉备真备,绝无他人’。”

听完回答,气贺泽保规的脑海里走马灯地自动检索了开元22年(年)的大事:这年秋天,第10批遣唐使团抵达中国,可就在同年1月,与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同船来到大唐留学的井真成在长安故去,6月李训离世,吉备真备书写了墓志,同年10月,吉备真备离开生活了17年的长安,踏上了回国之路……

年,日本留学生井真成的墓志出土轰动了整个日本,该墓志后来曾多次回到日本参加交流展。井真成墓志发布时,气贺泽保规就在发布会现场,他说自己很高兴能再次见证中日文化史的重大发现。

“阎馆长对于‘日本国朝臣备书’中的‘朝臣备’为吉备真备的解释,非但从时间上看没有任何不吻合之处,还进而佐证了这一年的6月,吉备真备曾访问过洛阳。”

气贺泽保规对阎焰的考证结果表示认可,同时提出了应该予以考证的四个课题:

(1)吉备真备与李训的关系。

(2)为何墓志仅有35公分见方,小于唐代常见的尺寸?

(3)李训死后5日就下葬,死亡日期与埋葬日为何如此之短?

(4)李训卒于“河南圣寿寺之别院”,如何解读其含义?

对于“日本国”三个字,气贺泽保规也同样表达了强烈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日关系史添新史料遣唐使吉备真备真迹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