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李晓哲
“收集党报是对党的历史的回顾,不忘初心使命,在自己岗位上做出贡献;通过党报展览,希望让更多人对党的历史有深刻了解,倍加珍惜现在……”家住西海岸新区的孙见东自幼喜爱书法和读报,上小学时就喜欢收集报纸。如今,孙见东的工作室和家里,收藏的报刊已经放不下了。据他介绍,收集的报刊总共五六万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党报党刊。他尤其喜欢收集舒同题签的报刊资料。集“红色”报刊成痴,孙见东被称为“红色收藏家”。他还经常在街道、社区、学校、图书馆举办报刊展,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红色印记。
从小喜爱收集报头
最崇拜“人民的书法家”
报刊是时代的记录,被誉为散装的百科全书。受父亲影响,年出生的孙见东自幼爱好书法和读报,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收集报纸。“上初中的时候,同学间流行集邮,可我偏偏喜欢收集报头。”孙见东告诉记者,那时候报纸少,有时候他跟着人家去单位玩,看到写得很漂亮的报头,就求着人家要来收藏。10岁左右的时候,他就被同学和乡亲称为“小小集报家”。
孙见东在整理收藏报纸。
“因为特别崇拜书法家舒同,我就想收集和他有关的报纸或报头。”孙见东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经常在老市区转悠,“原胶南的百货大楼、琅琊台酒厂和黄海酒家的门头大字都是舒同题写的。”孙见东说,舒同先生的字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潇洒飘逸,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一下子把我征服了!”孙见东笑着说,有时放学后他经过这些地方,就愣在那里走不动了,两眼瞅着那些字,右手在空中比划着临摹,一入神就忘了时间,甚至忘记吃饭,因此经常被同学笑话,但他依然如故。
孙见东表示,舒同先生是中国书协创始人之一,还被毛主席赞为“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由于这位马背上的红色书法家身居高位而没有官架子,学识渊博而没有傲气,无论谁去求字,都一一应允,被誉为“人民的书法家”。多年来,由舒同先生题写的报头名有多种。
先是被舒同的书法征服,又知悉了舒同的经历后,孙见东就更坚定了收集“舒同体”报头和题名书刊的想法。年,孙见东参加工作后,可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充裕了,这个想法也渐渐变成了现实。
20年收集老报纸
藏品满满一屋子
“开始我收集的多是与舒同相关的报纸。”后来,震撼于电视上盛大的阅兵场景,孙见东又开始收集跟国庆有关的报纸,后来陆续收集了奥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等类型的报纸。“大规模收集各类报刊是在年以后。”报刊年头越早越珍贵,而报刊又是易碎品,本身较难保存,老报纸更是少之又少,收集起来十分困难。文化市场、集报网站、集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