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招聘网站的幕后隐藏着轰动全国的惊天大
TUhjnbcbe - 2025/4/6 17:32:00

感受法治新生态建设平安黑龙江

17处犯罪窝点,藏着不法分子非法获得的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而“出卖”这些公司个人信息的源头,竟是招聘网站。年公安部督办的“4·03”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案,缘于大庆市网警在网络招聘信息中发现的“猫腻”。

“日结”“轻松”“高薪”,诱人招聘后不为人知的陷阱

年初,大庆市公安局网警分局民警在互联网巡查时发现,很多招聘网站发布大量信息招聘“话务员”“刷单员”等。招聘信息中,“工资日结”“轻松”“高薪”等字样,充满诱惑。当时,受疫情影响,这类招聘信息颇受无法外出务工人员的“青睐”,网站投递简历信息量大幅增加。

这背后,有没有陷阱?

虽然没有报案人,但警方依然认真分析,并组织警力通过网络技术对此事进行研判,就此揪出了一个大案。

工作中网警发现,这些招聘信息都是通过软件批量发布的。发布者购买软件后,通过“账号注册—登录管理—设定位置—设定招聘岗位—标题—接收简历电子邮箱”的流程,进行信息发布。

梳理案件线索时,“欧卡”和“哈喽”两款神秘软件进入警方视野。这是两款用“E语言”编程的软件,有注册机、发帖机、提取器等能够批量实现的22个功能。

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欧卡”和“哈喽”两款软件的3名软件开发者落入法网。

神秘软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黑色产业链?

原来,软件购买者通过诱人的招聘信息骗取求职者信息(吸粉),出售给“下线”——“人力资源公司”。在此过程中,软件购买者可以按购买者要求把求职者信息精确到地区、性别、年龄进行出售。一手信息每条能卖到2.2元左右,而下线进行二手转卖时就很便宜了,每条0.4元左右;“人力资源公司”的客服通过购买的信息给求职者打电话,这是“引流”的过程,也是不法分子收益最高的过程。“客服”让求职者添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招聘网站的幕后隐藏着轰动全国的惊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