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一下有没有必要订报纸的事,报纸作为一个历史上百年的媒介,曾经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一度也是大家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普及,报纸也在逐渐衰落。很多报社都停刊纸质版,把报纸变成了电子版,但是最近几年学生还都一直在订报纸。
那问题就来了?学生还有必要订报纸吗?或者说有必要人人都订一份吗?甚至两个人一份有没有必要?如果非要订的话为啥不能全班订一份,找个热爱朗诵的同学给大家读读,真的有必要人人都订吗?除了课本和作业及学习的,其它的课外读物,人人一份有时候真不一定是好事,买了真的会认真看吗?
有句古话很有道理,“书非借不能读也”,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份报纸可能会传阅几个班级甚至大半个学校,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是也没必要人人订报纸啊,因为现在都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已经过载了,早就不是信息匮乏的年代了。
还有说到这个订报纸,我从没看到老师注重强调一下这是自愿行为,家长可以自愿选择,一旦没有强调自愿,甚至在暗示或者默认大家必须订,这无形之中就把自愿变成了不自愿。订报纸本身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学生订不订是自己选择,学校没有必要说非得让学生通过学校订报纸,这到底是有啥说辞?
如果真的能做到自愿,我想家长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现在已经完全不能自愿,这其实已经让家长很反感了,因为如果家长真的根据了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很多老师会私下跟家长强调一些东西,暗示不能脱离集体啥都,这已经不仅仅是订东西的本身,因为即便这个东西是对孩子有好处的,但是你以这种方式让家长妥协,这性质就变了。
每当说这些话题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声音,就是这些都订了不还是对还是好吗?是对孩子好,但是咱们首先要明白所有政策的前提都是自愿的,当你把自愿原则破坏之后,再强调项目本身对孩子的好坏已经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