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原来红楼梦中的人也是看报纸的
TUhjnbcbe - 2025/2/22 21:12:00
白癜风用什么方法治疗 https://m.39.net/pf/a_10467294.html

今天的社会资讯发达,电视、网络上都非常方便的看新闻,相比之下报纸开始逐渐没落了,在二三十年前报纸还是非常风光的。现在人们一天到晚充斥着大家的信息,无论真假马上就可以传播得很广。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各种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呢?在《红楼梦》的第三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

这里提到了“邸报”,什么是邸报呢?我特意找了相关的资料,邸报,又称邸抄、邸钞、朝报、条报、杂报,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主要刊登皇帝谕旨、大臣奏章、朝廷公布的法令等政府公文。由于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实际上即为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据说最早出现在汉朝,汉各郡国均在首都长安设邸,以“通奏报,待朝宿”——通过邸把地方官吏的奏章呈递给中央,起上情下达的中转站作用。说白了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报纸,邸报更象是官方内参,是官方发布的,有位叫吴翔的介绍了邸报的情况: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如此提及邸报:话说尤氏正欲往王夫人处去。跟从她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到:

“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怕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

这里的甄家是贾府的“老亲,世交”,“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关于这种“官面上的人”的报道,只有朝廷的官报——邸报才敢报道。但是这种官报不可能人人得见,这里亲眼看到邸报的“你爷”就是宁国府当家人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而尤氏作为“将军的枕上人”也只是听说,其他人当然更不可能见到。

同时,我们可以断言,这种邸报不可能在贾府,因为作为一个丫头仆人人多眼杂、读书人多口杂的大家庭,不可能隐瞒什么消息,很可能反而造成祸害。所以这里的邸报只可能就是朝廷的内参——是由清朝的通政司、六科传抄出来的邸报,在北京六部衙门中必有抄本,要看只能到朝廷的六部衙门里看。

清代的官报一邸报的读者主要是官员。“一般平头百姓则与官报无缘”,尽管中国唐宋明清都有邸报,但是相比之下。清朝的官报——邸报管理最为严格。有人考证雍正初年发生过“报禁”,地方官员禁止“‘胥役市贩’阅读官报,‘倘有犯者,立拿重惩…;贾府中的贾宝玉和众姊妹尽管可以常常酬唱诗文,讨论文章,但是却并未提及“仕途经济”的邸报,显然也不可能有机会读到。

应该说曹雪芹在书中对于邸报的描写并非虚构,反而应该是有极强的现实依据,……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就是明清两朝为皇帝“掌受各省题本,校阅送阅”,皇帝批示同意发布后,送到六科刊发邸报。所以,尽管曹家的通政使司的实际职能与北京“都中”的通政使司不太一样,但是对于朝廷邸报制度,显然应该会很熟悉。

除此以外,民间还有一些“小报”,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报纸,是民间自己传抄的,然而内容不是很准确,也没有广告,除了摘录官方邸报的部分内容以外,也有些八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也是看报的。由于小报的内容不准确,经常造谣生事,所以到了乾隆年间给禁止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来红楼梦中的人也是看报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