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约车行业已经过度饱和,因此有意从事网约车行业的人必须谨慎考虑。
由于运力过剩,很多司机每天的订单量不足20单,有些司机甚至在5个小时内才完成了4个订单。
这导致多个地区都发出了警告,提醒人们慎重考虑是否要进入网约车行业。
网约车行业为何变得越来越难以进入?多地出台的提醒措施揭示了什么问题?
行业中的运力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尽管司机市场已经相当饱和,各大网约车平台仍在积极招募新司机,这导致每公里的收费单价不断下降。
为了继续融资并延续业务,一些亏损的网约车平台正积极谋求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
这无疑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普及铺平了道路。同时,自动驾驶出租车有望逐渐成为主流。
司机与车辆的关系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未来远程监控可能逐渐取代传统的主副驾驶监控,而传统的“司机”角色可能会渐渐淡出。
在安徽合肥,一些出租车司机为了解决低客流问题,纷纷采取了降价策略。
例如推出了“起步价7元全城7折”或者“招手半价绿丝带惠民服务车队”的优惠活动。
在合肥不仅出现了这种凭借降价竞争抢夺订单的情况,而且在昆明、武汉等其他城市也时有发生,可谓是司空见惯。
合肥的网约车司机向我们透露:
“虽然司机数量已经达到饱和,但平台仍在进行招募,而里程单价持续下降。
我已经从事网约车工作两年多了,里程单价已经下调了5次。”
另外一位司机双证齐全,也感叹道:“花了十多万买车,每年保险还得交一万多,可每天只能挣到元,真是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与此同时,一些网约车平台也承受着巨大的亏损压力。
今年以来,多家网约车平台都在争取在港股上市,以期望通过资本注入来改善当前状况。
然而,尽管业绩有所增长,但巨额亏损和负债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一些城市的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例如合肥市交通执法支队表示,他们将针对网约车平台违规派单等违规经营行为展开重点整治。
并要求这些平台在4月0日之前清退不合规的车辆和驾驶员,以应对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石家庄和武汉等地也已宣布了针对网约车的限期整改措施。
而济南则暂停了车辆运输证等相关证件的核发业务,旨在遏制当前网约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态势。
网约车最初被视为朝阳产业,但自年优步在中国发起了网约车补贴大战后,短短几年内,滴滴出行、美团打车、高德打车、曹操出行等一大批竞争对手相继涌入,争夺市场份额。
造就了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当时人们最直接的感受是,出租车变得舒适起来了,因为有网约车作为竞争对手。
然而,如今由于竞争者过多,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许多司机加入网约车平台从事工作。
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因为平台大力推广和招揽,还因为行业的准入门槛一直在下降。
个人在从事客运业赚钱时,通常会选择驾驶出租车。
然而,这其中存在两个必须克服的障碍。
首先,早期汽车成本较高,给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出租车司机对路况不熟悉可能会带来很大问题,因此需要对城市道路有深刻的了解。
我国的汽车行业一直以来都在高速增长,目前问题已经解决。
汽车的价格不断下降,二手车市场也越来越活跃,车辆的牌照价值也在不断降低,数量不断增加。
过去一段时间里,网约车并没有受到牌照申请限制。
如今,随着各种导航系统的普及,导航软件已经十分成熟,甚至像高德地图中已经将导航和打车功能融合在一起。
这样司机只需要懂得开车就可以了,对于路况也有了更好的处理方式。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不再只从行业的角度出发。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成为网约车司机,而不是从事其他行业,比如在工地搬砖、农田劳作或者从事白领工作在办公室?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很容易,只是找不到好工作而已。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呢?
在过去,中小城市的人口数量并不多,很难找到满足公司需求的员工。
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招聘网站,老板和求职者要找到招聘信息非常不方便,但如今招聘已经变得轻而易举。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由于城市劳动力过剩,网约车行业成为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