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河池市宜州区党建赋能打造多彩乡村
TUhjnbcbe - 2024/12/31 9:4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河池市宜州区通过聚焦人才共育、乡村共治、联农共富,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努力绘就多彩乡村。

聚焦人才共育,提升“红色”组织战斗力。对名村“两委”干部实施岗位责任清单化、教育培训精准化、管理考核规范化的村干部专职化管理,举办“支书论坛”“村干部讲堂”期次,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整合区委党校、农业农村、人社等培训资源,建立广西五星级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等26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分类别开展培训55期次。吸纳优秀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加入,给予考核优秀人员职称评聘上倾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人才进行技术开发、合作经营,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优秀农民合作社等赴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从大学毕业生、乡土专家、科技人员中招募农技员人,开展定点服务、结对帮扶和农业众创活动。

聚焦乡村共治,提升“橙色”网格服务力。优化农村“1+3+N”网格化管理,“1”即由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各方力量;“3”即分层制定“责任清单”,1名乡镇包村干部担任网格化党建指导员,1名村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全面掌握网格内村民状况,1名专职网格员定期走访“网住”群众大小事;“N”即吸纳整合“三官一律”、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道德评理员、老党员等多方力量,编入网格中参与服务群众活动。制定网格队伍“考核清单”,将网格化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列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指标。网格员在填写《网格化党建记录本》时列出“问题清单”,由村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党群联席会,年以来解决矛盾纠纷调处、民生事务代办等问题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中心、服务不缺位。

聚焦联农共富,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区乡两级集体经济孵化基地家,孵化产业带富型、劳务创收型、资产盘活型等“十大模式”,如福龙瑶族乡京口村龙当屯发展庭院“牛经济”,30户农户散养肉牛头。推行“产业党建联建+联合社+基地+农户”“企业+支部+基地+农户”形式,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主体开展股份合作,通过联村带村、联企带村、联农带农的“三联三带”模式,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户“双增收”。对村集体经济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和管理、资金使用程序以及项目廉政风险点等环节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年,宜州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2万元,带动农户增收万元。(梁发山、黎小琦)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池市宜州区党建赋能打造多彩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