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国家海洋局重点共建。前身是创建于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赫赫有名的“哈军工”。
陈赓班、船海班、船舶动力班、核创班,4个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和“三海一核”为办学特色。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教育部四轮评估,A+:船舶与海洋工程;A-:控制科学与工程。
1、就业去向
①届毕业生共计人。
博士毕业生人,硕士毕业生人,本科毕业生人。
男女总体比例为2.5:1;其中本科男女比例为3.4:1。
黑龙江省生源(人)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28.77%,其次是山东省生源8.55%、河南7.8%、河北7.1%。
②届总体就业率95.22%。
其中博士就业率93.56%,硕士96.39%,本科94.67%,详见下表:
③本硕博未就业:人。
男生人,女生88人。
其中,本科未就业人,其中67%拟考研,7.5%拟考公,8.5%有单位未签约。
2、深造情况
①总体深造率38.33%。
博士深造率7.3%;
硕士深造率7.78%;
本科深造率57.39%。
②本科生国内升学人。
其中,留在本校读研人,占本科生升学数的46.25%;
升入高校的人,比例为32.38%。
③本科生保研情况
根据哈工程教务处《获得免试攻读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学生名单公示》
届推免生:人。
保研率:20.57%。
考研率:29.54%。
④本科生境外留学
本科生留学人。
主要去英国28.8%、澳大利亚24.9%、美国17.9%、香港5.8%,分别是74人、64人、46人、15人。
详情如下:
留学人数较多的大学有:
3、就业单位
博士就业单位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博士就业数的49.62%),其次是科研设计单位(17.18%)。
硕士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36.58%)为主,其次是私营企业(30.01%)。
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41.50%),其次是私营企业(34.91%)。
4、就业行业
博士主要集中在教育(占博士就业数的59.81%)、IT业(25.23%)。
硕士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2.14%)、制造业(26.92%)。
本科以制造业为主(33.56%),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5.92%)。
5、就业地点
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上海。
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深圳和上海。
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齐齐哈尔。
6、求职、签约情况
届毕业生就业的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部队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以及其他高校、研究院所就业。
在主体领域单位就业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42.84%,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就业比例最高(5.28%)。
签约世界和中国强的毕业生共计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46.76%,共涉及强企业60家。
重点单位如下:
签约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直接通过学校举办的招聘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41%),其次是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21%)、其他招聘会(10%)。
其中,家长或其他社会关系比例(10%),直接联系单位或在单位招聘网站上网投简历(7%),各类招聘网站(4%),公务员、选调生等统一招聘考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