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发布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的个职业排行。
排名显示,营销员排名第一。第二至十名依次为: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保安员、客户服务管理员、快递员、保洁员、家政服务员、包装工。
图源:央视新闻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信息来看,排名前十中的餐厅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均是酒店行业长期有需求的岗位。尤其是在酒店业、旅游业的旺季,业务的快速增长将催生大量的用工需求,传统的招聘、用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酒店的大批量用工需求。招聘大于求职的现象,这对酒店行业的服务岗位而言,是长期存在的,不止是在今年的第一季度。
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用工行业,有员工才有服务,有服务才有品质,有品质才有客户。近年来,酒店数量与日俱增,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社保新政更是加剧了酒店的人力成本负担。
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的共同作用下,集“招聘周期短、培训成本低、人员配置灵活”等优势为一体的灵活用工,成为了酒店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方式。
通过资源共享、优化配置的方式,灵活用工既能解决酒店“用工荒”,又能为酒店节省开支,大大降低了固定岗位的人力成本。
酒店最为凸显的用工问题之一,是客房清洁、餐厅服务人员难招。活累钱少,大部分人不愿意干,内部员工流动性大。进而致使酒店经营成本、人力成本都在逐年增高。
一方面,客房清洁、餐厅服务人员会因酒店的入住率、宴会厅使用率波动,导致效率未被充分发挥,存在员工上班70%的时间在等活,30%的时间在干活。如此一来,十分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过高的人力成本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酒店人员流动性大,熟练员工的流失引发卫生、服务质量不达标,就会严重影响到客人的入住和用餐体验。服务品质下降,对酒店的形象和口碑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直接在酒店市场失去竞争力。
因而,当用工岗位开始灵活化、服务流程制定标准化,将厨房、宴会、客房的服务人员按需灵活配置,通过灵活用工充分调动内驱力,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运营效率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运用灵活用工方式整合人力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酒店实际用工人员的按需分配,解决酒店招工难、用工荒、淡旺季用工需求差别大等问题,让酒店方有灵活充足的专业化人员可用,从而提供更为优质的客户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