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58智联后,前程无忧将退市,Boss直
TUhjnbcbe - 2024/9/1 16:35:00
伍德灯检查一次花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9102549.html

文:小余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业生们也都陆续投入了社会之中。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不仅工作越来越多样性,找工作的方式也变多了。在互联网之下,大多数都多人都会选择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就是网上投简历找工作,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家一家公司投、或者专门跑到人才中心去咨询了。

在当今中国最为流行的几大找工作的平台无疑就是,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8同城、Boss直聘了,无数求职者都蜂拥而至,注册、填写资料、投简历、约面试。而广大需要人才的公司也可以从中寻觅到适合公司的人员加入。但让人讶异的是,如今众多线上招聘平台,却似乎深陷到了泥淖之中。

日前,前程无忧发布消息称,公司于六月底签署了私有化协议,即将结束年至今在美股长达17年的上市路。目前前程无忧的市值为52.24亿美元,最新收盘价为77.47美元/股。根据私有化协议,由德弘资本、欧翎投资和前程无忧CEO甄荣辉组成的财团将以约57亿美元收购前程无忧,对价为每股79.05美元。

从业绩方面来看,年第一季度,前程无忧公司收入增长13%,为人民币8.95亿元,但净利润却下降了72%,至人民币万元。春节期间影响行业人气的外部因素,加上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的内部因素,是公司本季度利润萎缩的原因。再看年,公司的收入为36.9亿元,较年下降7.8%。私有化之后,前程无忧又将何去何从?

除了前程无忧之外,此前智联招聘和58同城也都完成了私有化。在美股上市3年后,作为行业“老前辈”的智联招聘于年就完成了私有化。而涵盖了招聘类业务的58同城,公司也于年10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之路于年9月结束,也来到了私有化。

虽然这几大招聘平台私有化退市战略,背后原因不尽相同,但我们需要知道但是,都和“营收增速下滑和用户增长疲软之下,二级市场顾虑重重导致市值缩水有关。就拿58同城来说,在退市前,虽然收入在增长,但增长率已连续五年下降了。-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1%、69.54%、32.62%、30.48%、18.56%,增长明显乏力。

在收入结构上,58同城以会员服务和在线推广营销服务为主,占总收入的90%以上。但年,两项业务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前者比年的16.07%下降了14.43个百分点。后者比年的38.56%低了15.92个百分点。从上述情况来看,前程无忧亦是如此。

就在各大平台都在私有化推进的同时,只有BOSS直聘于6月11日登录了美股,一度顺利斩获超亿美元的高估值。但是在滴滴事件后,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Boss直聘也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期间对其产品进行了停止新用户注册。受此消息影响,在美股市场,Boss直聘也大跌近16%。

此外,据公开财务报告显示,年,BOSS直聘实现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94.7%。年第一季度,BOSS直聘收入为7.9亿元,同比增长.0%。但在年和年,调整后发现其净亏损分别为4.68亿元和2.85亿元,两年内累计亏损超过7亿元。

年第一季度,公司调整后净亏损为1.28亿元。BOSS直聘虽然上市,但公司增收不增利,也是事实。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BOSS直聘不能改变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恐怕也将面临市值不断缩水,走上58同城和前程无忧的老路。

招聘行业为什么最近频频在资本市场遭遇“水逆”呢?招聘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根据中新网发布的《专家解读“BOSS直聘”等APP被网络安全审查》一文中,招聘网站和应用程序很容易成为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灾区。文章提到,早在年3月15日,招聘网站就曝光了收集用户面部信息、个人简历被下载后流入黑市等事件,甚至有些简历还被用作实施“精准诈骗”的工具。

陷阱与假简历共存

除了个人信息问题之外,陷阱与假简历共存也让招聘行业陷入泥潭。据报道,在很多招聘平台上,很多平台都在以“女助理”、“特别助理”、“女主播”的名义进行招聘。而这些招聘信息,实际上,都是陷阱。对于那些了解内容的人来说,类似招聘隐含的内容,似乎都已经心照不宣了。

另外,对于企业来说,假简历横行也是一大问题。公司原本是想招聘人才,但在招聘平台投入巨资后,大部分公司收到的却是“假简历”。据悉,某家公司在招聘平台上花费2万元,但收到的多份简历照片能个,其中一半都是“假简历”。

高企的营销费

就以Boss直聘来说,靠“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的洗脑广告出圈,但直到上市也没有实现盈利。高营销成本也意味着招聘行业的核心技术有限。如果高收入和高市场份额必须依靠持续的高营销支出,这将成为限制利润空间的枷锁。不仅使得企业困难重重,对于用户和潜在用户来说,也会对于这种过度营销产生反感。

总的来说,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万万不能触碰的“红线”,加之招聘行业鱼龙混杂,对企业、求职者来说都非常不友好。加之过度营销的策略,反而使得大量用户的流失,在资本眼里,这无异于给公司经营的前路蒙上了不确定性,资本自然也不愿意涉险投资。因此,招聘行业现如今才会走向频频遇冷之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58智联后,前程无忧将退市,Boss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