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8位双非本科生的毕业季
TUhjnbcbe - 2024/8/11 16:33:0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双非本科生”背负着学校层次和学历层次的双重劣势。

在校招生就业处指导下,CBR传播人采访了多位毕业生。他们去向各异,但都从“双非本科”的起跑线出发。

我们无意粉饰就业的艰难,也承认幸存者偏差的存在。将他们的故事摘录于此,旨在呈现突破学历劣势的可能性。

他们中,有人与研究生同台竞技脱颖而出,有人拍短视频获得百万粉丝,也有人入职“大厂”……

他们的故事都以“上岸”为结局,但人生或许没有“上岸”一说,我们只能像作家余华说的那样“一直游,游到海水变蓝”。

定好目标,做好计划,坚持到底/廖艳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职宜春市第三中学

成为教师是廖艳一直以来的梦想。

年11月,廖艳忐忑地坐在宜春三中面试候考室里,与她竞争同一岗位的是7名研究生与另外1名本科生。面对有学历优势的对手,她做好了迎来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

四年前,来自江西万载的廖艳,抱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对数学的兴趣,报考了江西师大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

即使早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廖艳还是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大一刚进校时,教师梦于她而言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知从哪个方向付诸行动。幸运的是,在大一暑假,她通过初中数学老师的推荐,来到家乡镇上的教育培训中心担任数学助教,这是廖艳的第一次教学实践。

这次实践让廖艳真正体验了教师的工作日常,帮助她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自此,她开始有意识地参加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或是比赛,累积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

“定好目标,做好计划,坚持到底”,大二时身兼班干部和学生干部的她,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仍坚持周末做家教。把时间规划得满满当当,廖艳收获的是好成绩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坚持做家教不仅锻炼了廖艳的教学技能,还让她体验到了当教师的乐趣,获得了成就感和珍贵的友谊。廖艳曾辅导过的一名高中生,数学成绩只有五六十分。看见男生因为不理想的成绩而紧张焦虑时,廖艳想到了过去的自己。她给男孩讲自己的故事,两个年轻人敞开心扉,像朋友一样分享日常。男孩考试时的紧张焦虑得到缓解,从五六十分到九十多分,再到一百二十分,男孩成绩的进步让廖艳十分开心。与学生之间建立的友谊和来自家长的信任,让廖艳收获了巨大的欣慰和满满的幸福,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宜春三中面试时,廖艳被要求讲对数函数y=log?x的图像和性质。之前积累的教学经验在那一刻大放光彩。她娓娓道来,用旧知识引进新知识,成功在一众面试者中脱颖而出,面试老师说她“这么年轻,讲课却很老练”。最终,她以面试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工作。

廖艳活泼开朗,积极乐观,是个喜欢户外运动的女孩,在大一时她就十分积极地参与班委竞选,担任了四年的心理委员,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在疫情期间,她及时转变方式,通过给学生上网课,做作业帮的审题师提高自己。

既然在每一步都脚踏实地的努力了,投入梦想的怀抱是必然的结果。正如那场面临学历劣势的面试,廖艳用自己的成功证明,汗水换来的实力是可以被看见的。

现在她已经回到家乡。通过新老师培训后,今年9月廖艳将正式站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是她的小目标,未来她会“再勇敢一点,自信地大步往前走。”

应聘最重要的是不要怕/杨艺馨级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入职深圳市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一个双非本科生在面试过程中打败了一众名校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海归硕士。这个“逆袭”故事发生在杨艺馨身上,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半年前,她还是一个在公开场合发言会紧张到失语的人。去年九月,杨艺馨正在考研。和很多人一样,杨艺馨是在迷茫中踏上的考研路。大四开始,有人保研,有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有人选择出国……周围的环境似乎都在不停地设置障碍,以试探她考研的恒心、毅力和勇气。杨艺馨有些动摇,她开始幻想放弃考研说不定自己能撞大运找到一份好工作,又或许坚持下去肯定能上岸华南师范大学。“既然不知道未来怎么样,那就不要把一条路走死。”她想试试“两手抓”。秋招时杨艺馨尝试了一次招聘,试讲意外得好。招聘结束,校长急忙联系劝她早点签约。彼时,她还是选择了放弃签约。从2月份就开始准备考研的杨艺馨,临近考试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等到考研出成绩——分,她也一度觉得自己“稳了”,却没想到今年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复试线高达分。“完全不用抱希望了,所以我就一心投在招聘上了。”能去深圳当老师,是很多人的梦想。前几年,在深圳南外高级中学的拟聘名单上,清北的本硕毕业生多如牛毛,荣誉奖项更是金光灿灿。不少人被这些“高要求”吓退。秋招的那次面试经历给予了杨艺馨信心。她往深圳市龙华区、南山区、福田区教育局都投递了简历。面对都是来自名校的竞争对手,她没有选择坐以待毙。“我觉得他要的东西我都有,他问的我都会。我觉得招聘最重要的是不要怕,有自信。”相较于其他竞争者,她准备得更多。这种自信来自于多次实习的经验,也来自于面试前充分的调查准备。面试前,她了解了每一个区招聘的喜好以及他们常考的题目类型,确保做到“万无一失”。但坐在考场外,听见众多竞争者侃侃而谈自己的名校学历,她还是有些心里没底。在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等结果时,她度过了忐忑的8分钟。8分钟后,她收到了成绩单,有了之前的面试经验,她知道自己是高分通过。事实也正是如此,杨艺馨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被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录取。杨艺馨很庆幸自己听从了父亲“多去尝试一些更好、更有意义的机会”的劝告,没有止步于已有的offer。她也庆幸于大学时期国旗护卫队的经历成就了更加自律更加能吃苦的自己。

杨艺馨和大部分人一样,是从焦虑、迷茫中一步步走来的。大四时实习,她被派去给六年级教学。相比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要更加沉默寡言,难以互动。原本将教育理想化,力求做到完美的她被现实打击到想要放弃。考研没能上岸,大四下学期尝试的考编也失败了。她在一次次试错中明晰了方向。正是因为感受过,她才更加明白“不要做随波逐流的扁舟,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出发点,或许比马上行动更加重要”。

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郭振豪级商务英语专业从事自媒体工作清晨睁眼,一个灵感火花在他脑袋中迸发,拿上手机、支架、反光板,带上道具,郭振豪在十一点半准时出门。如果拍摄一切顺利,大概两个半小时后,郭振豪就可以回宿舍。在书桌前剪辑一个多小时后,一条搞笑轻松的短视频就会出现在一个叫“岱岱的猫”的账号上。年2月,郭振豪正式开启自己的短视频生涯。一年多的时间里,全网粉丝数已超过百万。临近毕业,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岱岱,你要是毕业了,以后我们看什么啊?”郭振豪是国际教育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学前两年经常“一天要刷十七八个小时的手机”。年年初,郭振豪因为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陷入了迷茫。天天浸泡在短视频内容里的他,逐渐萌生自己拍摄的想法。从2月到6月,处于“热爱期”的他几乎是“日更”。父母和姐姐并不反对他做短视频,但也不认为这是正经工作,“那小子拍拍玩得了,拍完之后直接去找工作”。直到8月,郭振豪凭借自己的视频接到了广告合作赚到了第一桶金,家人才默许他要把短视频作为自己的事业。那时开始更新的“大一新生系列”短视频,让“岱岱的猫”突然走红。“新生入学有多难”“新生入学有多尴尬”“大一新生的懵懂行为”等等略显夸张、令人捧腹的短视频吸引了大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8位双非本科生的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