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读鲁迅姜异新伟大也要有人懂
TUhjnbcbe - 2024/5/18 16:23:00

对许多中国作家而言,无论在文学意义,还是在思想与精神层面上,鲁迅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今年是鲁迅诞辰周年,在“读鲁迅”这个系列中,我们将请作家、研究者们谈谈他们最喜欢的鲁迅作品以及鲁迅对其创作的影响,并附上他们欣赏的鲁迅作品原文(片段),让我们一起来读鲁迅。

姜异新在鲁迅的诸多论断中,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学者姜异新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伟大也要有人懂”。

“这句话是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我们知道,鲁迅是第一个给中国写小说史的人,他非常欣赏《儒林外史》,感叹早年的留学生好像只知道反传统和讽刺,而并没有冷静仔细地去思考。在给叶紫的《丰收》所做的序言里,鲁迅提出的这个说法,我觉得有非常多的深意和内涵,其中一层内涵就是,伟大和平常其实是一个事情的两面,伟大往往蕴含在平常当中。叶紫写的那些故事是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非常平常的事情,这种平凡当中就蕴含着伟大。伟大和大众是时刻沟通着的,永远血脉相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接地气。对鲁迅的理解也应该这样看,他是一个全民族共同造就的民族魂,而不是说他个人是与生俱来的天才,是独自呐喊彷徨的超人,高高在上成为一个雕塑,我们必须膜拜——我太伟大了,要去普及我的思想,你们才能懂,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伟大的文学与大众大有关系。我认为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有非常多可以去理解的视角和非常有张力的阐释度,所以给我的印象最深。网络上那么多鲁迅说过的话,其实有很多鲁迅从来没有说过,还有把书信里的家常话,比如,‘你是个好人’,‘吃了吗’之类的摘出来,做成文创产品,来体现鲁迅的人间烟火气,却没有人选择这句话。这又让我觉得‘伟大也要有人懂’其实也挺难的。”

姜异新同时对《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篇章记忆深刻,“包括其他的一些诗歌和杂文,我觉得鲁迅的文字当中总有一种诗情在流动,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作诗抒情的‘情’,而是指他的文字天然蕴含着一种诗的力量,或者是说能触摸到他的一种情怀,共振于一种精神能量。哪怕是自拟的广告文字,我也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一股诗情的涌动。哪怕是他的杂文当中那些貌似纠缠于纷繁人事纠葛的评说,我也能够从中感受到高度艺术抽象后超拔的诗学力量,直抵人心。”姜异新长期从事鲁迅研究,关于在研究鲁迅的过程中遇到过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她回答道:“最困难的事情,只能说是越来越觉得先生的博大精深,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种种不足。我经常会碰到有人问,鲁迅还有什么可研究的?这么多人在研究鲁迅,已经这么多年了。的确,如果从早年鲁迅留日时期被日本人报纸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鲁迅姜异新伟大也要有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