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的这张图是一张关于年后火星上城市的主题画作。
这并不是哪位插画师的杰作,而正是出自于硅星人这个没有任何美术背景的绘画小白。这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创作,整个过程仅仅只用了一分钟而已。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打开一个名为Midjourney的AI生成艺术工具,再打上一段你想要呈现的文字,系统就将自动返回四幅极富创造力和艺术感的作品供你选择,而以上这张图片只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来,各种文字转化图片生成平台在人工智能领域异*突起。最近硅星人也曾报道过包括英伟达的GauGAN、DALL-E、StableDiffusion等同类工具。但此次,当亲自使用Midjourney之后,仍然被它所生成的效果所惊艳到。目前这些平台有些追求照片式的逼真效果,有些追求对文本的精准解析,但如果要说艺术性和高级感,硅星人觉得Midjourney应该是这几个工具中最好的。
事实上,这可能也不仅只是硅星人的一个人观感。在不久前举行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中,一幅由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刚刚摘得了桂冠,最近一些知名报纸、杂志也已经开始使用Midjourney生成的图片来作封面……
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一场艺术界内的大辩论。AI生成的作品究竟算谁画的?让AI与人类画家、设计师同台竞技合理吗?AI会很快淘汰掉艺术创意工作者么?
种种讨论,把这个目前仅有11名员工、刚开放个月目前还在Beta状态的硅谷AI团队推向了舆论中心。
一个11人AI团队,掀起“人人都是艺术家”的风浪
打开Midjourney的官方网站,简单的蓝底白字,所有信息都在一个页面上从上到下排列。从中我们可以知道Midjourney是一个小型的、自筹资金的独立研究实验室,专注于设计、人类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目前全职员工仅有11人。
团队虽然小,但Midjourney背后的团队和研究实力却不容小觑。它的发起人为曾两次拒绝苹果收购的LeapMotion公司的创始人DavidHolz,背后还有人工智能大神JimKeller,Github的CEONatFriedmaan等一众大佬为其站台。
今年7月1日,Midjourney正式向公众开放了OpenBeta版本,任何人都通过调用它们的AI机器人程序来用文字生成图片。
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Midjourney的门槛非常低,你只需从Mid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