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全国已经有17个省市宣布了高校开学时间,其中福建、四川、安徽、伤害、河南、陕西、云南、天津8地已经在5月6号开始返校、内蒙古、江西两地则是在7号、还有辽宁在8号开学。
在这之后5月9号,海南省高校毕业年级开学,5月11号广东、重庆和吉林三地5月11号部分学生可返校,山东省5月16号,最后还有陕西省暂定最晚5月18号。
去年年的高校毕业生在万,已经算是历年最高,而今年这个多事之秋更是直接增加40万,万应届生待业,再加上去年剩下的,保守估计万左右求职者将在近期开始求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年,大学生毕业都去了哪里?
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这是每个毕业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58同城的《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居行报告》显示,年,北上广深依旧是毕业生的首选项,但是在就业因素这一栏“离家近”46.5%高票当选,其次是就业机会和经济实力。
而在智联招聘网《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新一线城市因为生活成本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地”第一名。
就两份调查结果而言,虽然样本和统计方式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新一线城市已经成为现阶段比肩一线城市的就业首选。
除此之外,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居行报告》也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城市偏好因素进行了盘点,其中有88.6%的毕业生表示愿意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这同样是一个就近原则。
那么新一线城市在高校方面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其中就以武汉、重庆、杭州为代表。
二、一线城市为何让人又爱又恨?
一线城市的优点自然不必多说,平台大,机会多,国际大都市的条件让年轻人即便独自、,也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然而成也,败也,“逃离北上广”的口号越喊越响,大都市繁华外衣下的疲惫终于掩盖不住,高额的生活成本,无法企及的房价,让年轻人开始动摇初心。
依据京东数字科技发布的《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据呈现“人口净流出”的态势,其中以北京为最。
其中原因除了上文所讲的一线城市本身的因素外,其它城市出台的引才*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后浪》所言,90后选择的权利的确大了一些,他们开始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城市大小,并不是你幸福与否的标尺
海明威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我们年轻时去过的地方,或者曾经奋斗过的城市,不管大小,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而这份影响,也会无形中塑造着我们。
如果你问我,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那么一定是:跟随你的内心,做想要的决定。所谓大城市的发展前景,也不是针对于每一个人的。
如果你有着一颗积极奋斗的心,善于发现机遇的头脑,在小城市一样能够打拼出一片天地。相反如果你总是因为处在小城市而质疑自己,那小城市的生活也并不会比大城市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