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金三银四或成为过去,毕业生说春招求职
TUhjnbcbe - 2023/8/8 21:21:00

求职是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要面对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涉及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活水平。在校园内的同学,或许对于找工作还没有多少具体的概念。

不过自从进入大四以后,想必很多平时“不上心”的同学,也会考虑着自己的前程。别看平时生活费算不上充裕,可是想要赚到这些也并不容易。

这时候大学生们可能才发现,原来父母已经那么厉害。如今马上就要毕业,以后很难再主动伸手讨要生活费。所以春季招聘也成为求职旺季,可今年情况却明显有变化。

“金三银四”招聘旺季或成为过去?今年春招市场冷清,叫人感慨

每年的春秋两季招聘,可以说是机会最多的时候,而三月和四月也被称为“金三银四”。不过转眼间已经到了四月中下旬,以往火热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很多人以为是年轻人喜欢直接在网上求职,可事实上即使在网上频繁投简历的同学,目前找到满意工作的也有限。

根据某知名求职类机构的统计,这个春天毕业生简历投递的数量确实有了明显增长,大概超过同期一倍。可见想要在毕业前获得工作的同学,还是不少的。

然而真正实现面试和入职的比例并不高,大学生表示,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则是对方“已读不回”。或者互相聊几句后,都觉得不合适。

求职者与HR互动以后,基本也没有下文了,所以春招市场呈现冷冷清清的状态,也是有迹可循的。有资深人事工作者表示,他认为“金三银四”可能成为过去。

这样的现象引发了不少人的感慨,想到以前每逢招聘季,电视里可能出现的都是人才市场“人山人海”的画面,现状大不相同,到底是哪一方的原因呢?

企业抱怨招不满人,但毕业生坦言:自己要求真的不高

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一面是毕业生认为找工作难,另一面则是企业抱怨招不满人。这看上去似乎有点儿矛盾,可分析一下现实,却又有着真实的原因。

从整体来说,人才市场里毕业生与招聘岗位,基本是供大于求的情况。所以为了能有一份收入,通常求职者会降低期望实现就业。

而按这样的理论来说,用人单位一般也是不愁招人的,正如有些面试官的口头禅:你不干的话还有其他人干。但现在不少同学已经不再认同这样的说法。

他们有自己一定的标准,比如社保、休息时间、企业氛围等。达不到要求的话,可能宁愿推延就业,也不会“随便先找个工作”。

所以在不少面试官眼中,现在的毕业生眼光太高,明明自己只有学历,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上来就提出要求。用他们的话讲,就是“还没提供价值,先谈酬劳”。

或许不仅仅是HR,在不少家长眼里,年轻人似乎也眼高手低。可是毕业生们却觉得这样评价他们很委屈,自己的要求真的不高,但有的招聘条件确实叫人难以接受。

就比如工作时间上吧,对于家长那一代人,可能每天八小时工作、每周休息两天很正常。但现在想要找这样的工作模式,可能多半只能去数量有限的国企。

而更多的毕业生,可能在面试时,就被问及能否接受单休和经常加班的方式。如果直接拒绝,还可能被面试官认为“不求上进”。

但提到工资待遇方面,可能企业又拿不出让同学们比较满意的水平。薪酬和轻松,两者总要有一个优势,但现实是很多毕业生既不轻松也难以靠工资获得独立。

考公考研的学生增加,也是春招“遇冷”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金三银四”没有出现很火热的招聘场面,反而春招“遇冷”,也有其它的因素。例如,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的学生有明显增加。

越来越多毕业生明白了考公和深造的优势,这其实也间接地说明求职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包括不少往届生,因为体验到了这种情况,所以辞职进行备考。

就业其实跟多种因素都有关,作为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是一方面,而整个求职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其实很多同学最难以接受的可能并不是工资不够高,而是各方面要求过多,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等方面。如果能够加以调控和改善,相信年轻人会更有活力。

今日话题:你认为金三银四会成为过去吗?#求职经验谈#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三银四或成为过去,毕业生说春招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