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ZAKER数读天下潮水的方向
TUhjnbcbe - 2023/8/6 20:45:00

逃离北上广,年被媒体评为房地产十大热词之一,折射出高房价压力下,年轻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悲凉,他们如南飞的乌鹊,绕树三匝,无枝可栖。

6年后,一场自媒体策划的营销活动,令逃离北上广变成舆论的海啸。周五早上8:00,4小时内率先抵达北上广机场的白领,即可免费获得去往未知城市的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仅30张机票共吸引上百万人参加和围观。

此间,在北上广与故乡的抉择中,无数年轻人逃离与逃回,数度徘徊。

而10年之后,那些决定把杭州、成都、武汉、南京……当做第二故乡的人们,终于令逃离北上广的剧情定格。在今年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才迁徙潮中,超过万人涌向了新一线城市。

这当中每个择一城终老的人,敲开城市大门的故事,起初往往都是从一封简历开始。

55.4万人涌向杭州,首超北上广深

新一线城市的概念最早于年提出,去年位于榜单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中国的就业趋势也正是在被这些城市改变。

刚刚过去的3月,浙江省公布年末杭州常住人口数量为万人,比年末增加了55.4万人,这一数字相当于过去六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之和。而55.4万的增量也令杭州首次超过深圳、广州位居第一。常住人口增量最大的城市第一次由非一线城市摘得,一度引发舆论热议。

先有梧桐树,才有凤凰栖,人才来杭背后是这座城市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据猎聘统计,近3年1-3月的招聘季,杭州的人才需求始终位于新一线城市之首,职位数占全国总需求的比例超过5%。而据泽平宏观资料显示,年杭州的薪酬水平已经超越一线城市中的广州。

数据来源:猎聘

在涌向杭州的人群里,一年前来到西子湖畔的周跃是其中之一。周跃今年27岁,此前是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Java研发工程师,偶尔他会在知乎上为那些想来杭州的求职者答疑,在他的回答里有这样一句话,杭州有对外来人的‘温情’,不会时刻警醒着你‘外来人’的身份。

杭州到底对外来人有多包容?可以从落户*策一看究竟。去年4月杭州市*府取消对人才落户的诸多限制,凡在杭州缴纳社保的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落户,这一*策也被外界援引为杭州坐上人口增量第一城的关键原因。今年2月,*府又提出对来杭人才购房最高补贴万,在新一线城市中尚属首次。

而新一线城市的企业们,正在敞开怀抱等待这些即将扎根的年轻人。

下文中一线城市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新一线城市指: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

互联网行业引流人才,超1/5选择杭、蓉、汉

网友阿尔伯特是今年北京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他曾向周跃询问杭州哪里比较适合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应届生找工作,周跃建议他多投投余杭区和滨江区的公司。在周跃的印象里,和阿尔伯特诉求差不多的问题,他回答了很多。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让人意外,互联网+带来的新实体经济发展正在成为引流人才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浙江省财*厅披露,互联网行业增收.3%,使得浙江能成为今年一季度全国唯一一个财*收入未受疫情影响的省份。

今年22岁的阿尔伯特是湖南娄底人,疫情之下,他对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行业格外看好。而数据更加真实,猎聘统计今年1-3月全行业新增应届生职位需求,互联网行业以21.32%的比例领跑。不过尽管如此,阿尔伯特并不想留在北京。

需求指某行业需要的应届生数量在全行业占比,数据来源:猎聘

像阿尔伯特这样钟情杭州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据脉脉数据研究院统计,杭州是职场人平均年龄最小的新一线城市,不到32岁。

数据来源:脉脉数据研究院

离开一线城市的人都去了哪里?数据显示,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南京是互联网从业者净流入最多的几座城市,其中杭、蓉、汉三地吸纳了超1/5的这类人才。

这些城市对求职者的需求,解释了互联网行业为何在向新一线城市倾斜。据统计,去年一线城市前三名热招的职位,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教育平分秋色,但在新一线城市这些职位无一例外都来自互联网行业。

上图结论来自年数据,数据来源:脉脉数据研究院

在周跃给阿尔伯特的回复中,他打趣地说,大概5个杭州人里,就有一个和互联网沾边!他也建议阿尔伯特多尝试阿里、网易、海康威视、丁香园这些公司。

一个阿里带来万个岗位,是杭州人口1.6倍

周跃的建议有他的初衷,一张大企业的offer对于求职者来说无疑是开门的金钥匙。事实上,大型互联网企业也是近年来新一线城市吸纳人才最强有力的手段。

以杭州为例,资料显示年阿里平台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个上下游环节带动型就业机会。万个直接就业岗位,相当于整个杭州常住人口的近1.6倍。也是在年,阿里纳税超亿元,占杭州财*收入近15%,远超其他互联网企业。

就像阿里之于杭州,走出直播巨头斗鱼的武汉,以及坐镇西部互联网产业中心的成都,道理都无出其右。

相比之下,大企业在一线城市的经济和就业贡献则没这么突出。在深圳GDP贡献20强企业中,腾讯仅排在第五,远低于华为,而在北京的百度,纳税额甚至不及阿里的1/10。

只是城市有各自的气质,就像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在脉脉数据研究院进行的一项35岁以上离职者都去了哪里的调查中,35岁以下求职者最青睐的新一线城市是杭州,而35岁以上的人最青睐则是成都。

在上海工作8年的80后肖飞把辞职报告上交后的第一秒,就把在五角场买不久的房子挂到出租网站。然后和妻子说,走吧,带你回成都。从上海回成都的的肖飞现在是一名软件研发管理,少数的闲暇时光会用来写写博客。他的博客里,对于在成都和在上海工作的区别讲得十分细致:

成都比上海压力小些,工资低一些,但低的不多;天府软件园的工作环境、硬件条件要超过陆家嘴;在成都吃饭各种方便,在上海只有食堂;逛街购物没什么区别,至于房价上海是成都的6倍。

创业到新一线,每37个杭州人就冒出一家新公司

其实人才从一线城市流向新一线城市的话题年就在被讨论,只是新一线城市发展速度的差异在左右着求职者的选择,以及到新一线城市打拼的方式在变化。过去离开北上广是为了重新就业,如今再次离开北上广,不少人是为了创业。

杭州本身也是一个鼓励青年才俊创业的城市。去年底,浙江宣布试点实施人才创业险制度,杭州余杭区是试点所在地之一,*府最高会为创业者提供30万元的补贴。其实风险往往是创业者最怕面对的,相比一线城市令人生畏的创业成本,杭州的创业氛围要有人情味的多。

年,35的马云创办阿里,20年后卸任之际他感谢杭州读懂他最初的梦想;年,35岁的丁磊将网易研发中心定址在杭州高新区,外界评价他懂生活,去杭州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年的春招季既是新一线城市走入求职者视野的开始,那一年也是近40年流入北京的人才第一次变少。之后北行南下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周跃是其中之一,肖飞也是其中之一。新一线城市在改写着中国人才潮的走向。

肖飞的老家其实是在四川的一个县城,在离开上海之前他不是没有想过回老家发展,后来他把自己否定了。在他的博客下面,很多人在问着回老家又有关系、又有房子,有什么不好?,他的回复都差不多,难道中国除了一线城市就都是乡下么?

听肖飞讲,他项目组的一个员工刚在天府新区按揭了一套小三房,月薪,每月还多贷款,最近和妻子在忙着装修。而周跃倒算是个挺浪漫的人,他会和别人说选择第二故乡还是要慎重,杭州毕竟也是人间,这里不是天堂。

参考资料: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第一财经杂志2、《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浙江省统计局网站3、《55.4万人!首次超越深圳,杭州年度人口增量全国第一》,浙报融媒体4、《阿里巴巴的过去一年:创造就业万》,新浪财经5、《深圳去年GDP贡献20强:华为中兴前二,腾讯第五》,IT之家6、《大数据告诉你,离开北上广的互联网工程师都去了哪里?》,猎聘、钱塘大数据7、《30岁离开北京的人去了哪里?》,新世相8、《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泽平宏观数据来源:天眼查、猎聘、脉脉数据研究院文/孙旭东图/陆盛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ZAKER数读天下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