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公布的年度
“教学名师、青年教学标兵”和
“文化名家、青年业务标兵”名单中
我校法学院王一超、经济学院吴本健
被评为“青年教学标兵”
“王一超,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刑事司法教研室副主任、法学院教学发展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师、ISW教学技能工作坊国际认证引导员,FD-QM在线课程质量标准评审师。
”课程教学及学生指导
王一超老师担任《刑事诉讼法》《法律文书》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刑事诉讼法专题》《证据学专题》《证据法专题》等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连续两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课堂教学效果奖”。
教学改革及研究
王一超老师在主讲的课程中实践先进改革创新理念,积累教学改革经验,教学效果突出,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并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以相关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及成效为依托,获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其中包括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社科类A组一等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第一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3项省部级奖励,获校课程思*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一等奖第一名,成功获批校混合式课程改革项目立项,基于混合式课程改革所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后疫情时代的混合式课程建设探索——以刑事诉讼法课程设计为例》入选《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第二十五辑。
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王一超表现优异,荣获社科思*类比赛综合奖项一等奖、社科A组最佳教案奖
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合影
教师教学发展
王一超老师担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刑事法教研室副主任、院教学发展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师,积极参与教学团队建设,协助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王一超在法学院年教师教学大赛训练赛为参赛教师传授比赛经验王一超在学院学术沙龙作主题交流
科研促教
王一超老师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持续推进科学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年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视野下的缺席审判程序研究”),入选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项目,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人民日报》《环球法律评论》《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报纸、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
王一超参加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介绍经验“吴本健,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人才培养
吴本健老师热爱教书育人事业。从教以来,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家的理念。高质量超额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他率先在学院尝试学术共同体建设,每周分层次组织了三个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学术讨论会。六年来培养出16个北京市优秀毕业生、8个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篇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25个学科竞赛省部级(含)以上获得者。其教学论文《民族院校经济类专业“参与式精准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二等奖。至今,在这三个学术共同体的带动下,学院常态化的学术讨论会已达到25个。
吴本健参加“第六届农村金融青年学者论坛”与其他青年学者就各自研究进展、国家课题申报和农村金融领域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科学研究
吴本健老师专注于研究“深度贫困”“少数民族贫困”“边民贫困”等特殊类型贫困的成因和破解之道。这些研究获得省部级(含)以上领导批示12次(其中*和国家领导人批示4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省部级(含)以上课题6项;在《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年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年度)》等著作7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6次;参与发起并组织三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社会反响强烈。
吴本健参与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
社会服务
吴本健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师生服务,并将其作为“扛在肩上、放在心中”的使命。作为级本科辅导员,他定期与学生一对一聊天,详细了解其生活学习情况;年担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后,吴本健同志又兼任了3个博士班的辅导员。此外,由于无论工作时间还是下班后都在办公室,他成为了学生的“问题求助对象”“倾诉对象”和“成功分享对象”,无论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无论是学业问题、职业规划问题还是家庭生活问题,学生都愿意找他倾诉和分享。学生说“无论何时去找吴老师,他都在”。对同事,由于经常在学校,他也一度成为了同事们处理学校紧急事务的“救火队员”。
--推荐阅读--
锐意教学改革,启发学生成长,为这位老师点赞!教学名师、宝钢奖、、自然科学基金……这位老师有点牛出品|*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资料|*委教师工作部
图片|本人提供
统稿|阿婧文 徐新宇
排版|尹佳欣
审核|马丹妮 殷宇琪
主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