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2月12日(记者刘一乐)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等有关工作情况。
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教育部针对疫情期间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中确定了9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对疫情防控期间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同时针对寒假期间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也作出了全部暂停的要求,同时要求各高校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做出适当减免实习学分的*策。同时教育部也会密切研判形势,根据疫情的变化,适时做出有关高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答辩时间的相关要求和具体安排。
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则表示,近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已经印发通知,明确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和有关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推迟举行,具体工作安排由各相关招生单位在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指导下,结合本地、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确定。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发展变化情况另行通知。
在应届生求职方面,王辉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万,同比增加40万人。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就更加复杂严峻。教育部已经针对防控疫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为了防止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暂停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在此情况下,教育部将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就业平台将紧密联系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组建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同时,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推动各地各高校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
二,大力开拓就业渠道。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入伍,进一步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的对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
三,着力强化重点帮扶。指导高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群体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岗位推送工作。开发一批线上就业指导课程,开通就业咨询热线,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