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来源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
文字
包小菲付思涵彭书慧
责编
卞文钰
排版
仁青
年8月1日拂晓时分,南昌城内数声枪响,中国共产*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队的大幕就此拉开,中国人民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热望有了坚实的砥柱与坚定的希望。风雨苍*数十载,在共和国的土地上,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局势如何波谲云诡,中国人民解放*始终与中国人民携手同行。作为中央*报的《人民日报》,始终是忠实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它留存了自年至年的所有8月1日当天的报道。七十多年的峥嵘岁月在眼前逐一铺陈,形成了对时代风貌的真实侧写,对*队过往的细致描画。我们将自年起每一年8月1日的头版做了仔细的分析与梳理,盼望以《人民日报》为窗口,忆往昔,念今朝,思来日。
(年)
年8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上第一次出现建*节有关的报道。
“纪念「八一」,向人民解放*致敬,向民兵游击队致敬,全*全力准备大反攻!人民解放*万岁!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的字样,出现在报纸右上角。这短短不到一百字的几句话,却有深刻的意义。
这天正是人民解放*二十周年的生日,年的8月1日,中国共产*于年8月1日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的第一枪。年秋至年春,中国共产*多次发动起义,这些部队当时的名字,还是“中国工农革命*”。
(年)
年8月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几乎全是建*节的相关内容,有来自新华社的社论,有来自各方的电贺,还有来自中华全国总工会呼吁节约劳*的号召。其中,《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一文占据了版面的“*金地带”,最为显眼。
这篇社论在文末这样写道:“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也不怕,人民解放*的二十二年的斗争史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经验和信心,只须共产*、人民解放*和全国人民明了自己所遇困难的性质,坚决地执行克服困难的各项根本*策,我们就能达到目的。”
在这天报纸的右上方,还有一块小小的“本报启事”:“本报八月一日起改出一张半。内容包括国内要闻,解放区新闻,北平新闻,国际新闻,专刊,综合副刊等。敬希各界源源惠赐佳作。”
这则启事虽然不起眼,但是却标志着《人民日报》由“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正式明确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后的一次重要改版。
即日起,《人民日报》就由一大张(对开4版),改成了一张半(对开4版,另附一份4开4版可以单独订阅的《北平新闻》)。
(年)
(年)
(年)
(年)
年2月,中国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也是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建设起了第一个工业基础。在此期间,中国和苏联两国人民的友谊得到了很大发展。——这几年的8月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都将苏联方面的贺电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年)
年8月1日,建*30周年。《人民日报》在头版报头下方通栏使用了一句口号式大标题:“全体解放*同志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报纸中央是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下方则是一篇名为《伟大光荣的三十年》的社论。
(年)
年的建*节当天,中国人民革命*事博物馆正式开放,《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桩盛事。这座博物馆的展览大楼是北京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所建造的十大建筑物之一,于年10月动工兴建。年3月1日起,该馆对外免费开放,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年5月,获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年)
年8月1日,《人民日报》报眼处是醒目的两行标语:“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万岁!”同过往的年份不同,《人民日报》的报头由版面下方移到了版面左上角。更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