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1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对于不少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记者节!
在我们的节日里蓦然回首,多少风雨、汗水、困难与艰险,都化为点点思绪在脑海中回放。今天,我们把话筒对准自己,把我们的故事讲给你听。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时报媒体人的声音。
退休摄影记者査文君
进了报社以后,我拿着一部相机跑遍了溧阳城,越是艰苦的地方我越愿意去。只要拿起相机,我就充满激情!照片会不会刊登不是我关心的事情,但作为摄影记者,如果我没有尽可能的拍到最具现场感的照片,那就是我的失职!现在退休了,每天阅览《溧阳时报》依然是我几十年没有丢掉的习惯。我还经常梦见稿子没写好,明天不知道拍什么选题的那种慌张,记者这个职业虽然艰苦,但那份新闻情怀却永远让人无法割舍!
采集中心记者杨文静
今年是我从事记者工作的第9年。9年来,辛苦不少,但收获更多。从刚出校门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独当一面,溧阳时报给予我的除了逐渐成熟的工作能力,还有精彩的经历和丰富的阅历。我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记者这份工作,让我可以始终在第一线,参与和见证溧阳的发展。
岁月荏苒,大道通天;初心笃定,理想澎湃。在时代的洪流里,新闻人犹如水滴,唯有汇聚进为国为民的江河中,才能充实其人生、体现其价值、彰显其魅力。我将始终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做一个*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发布中心文字编辑弓文亚
作为发布中心一名编辑,我每天的工作包括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组织版面内容等。
在工作中,我有时会因找不到好稿子而苦恼,因标题不理想而焦虑,因突如其来的加班放好友鸽子而恼火,但也时常会为做出精彩的版面、拟出满意的标题而兴奋。每当读者拿到当天的报纸津津有味地阅读时,我的内心会有一种获得感和成就感。
文创中心编辑王菁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而我的舞台就是一个个版面。我主要负责编辑作文版面,我坚持着好好回复每一个孩子的投稿,不遗漏每一位老师推荐的作文,并认真和每一位家长沟通。我想只有这样自己负责的版面才能盖上已完成的标签。最初因为好奇和敬畏入了行,如今依旧,希望未来仍保持好奇和敬畏之心。
发布中心美术编辑缪沛竹
作为报纸和读者的视觉媒人,怎样做出既美观又具有可读性的版面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醒目的标题、精美的图片、独特的线条、巧妙的加框、舒服的色彩,我们每天都在加强学习,紧跟当下视觉审美趋势,让每一天的版面设计都变化多样,富有层次。
报纸什么时候做好,我们什么时候下班。有重要新闻事件发生时,我们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即便熬到满眼通红,第二天早晨看见读者如期拿到我们的报纸认真阅读,一切疲劳就一扫而空。
新媒体运营中心记者许文乐
不知不觉已经踏上记者这个岗位三个年头了,这三年来收获颇多。作为新媒体记者,走过很多路,熬过无数的夜,了解和讲述过很多故事,让我明白了只有离得足够近,才能感知得足够真;只有站在时代前沿,才能走笔世象万千。记者是时代的哨兵。全媒体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于记者的要求更高。我必须勤于学习、努力转型,争做融合报道的多面手。航拍、小视频……这一年来我尽力学会用十八般武艺拥抱新闻理想。虽然未来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这份职业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并鼓励着我勇往直前!
新媒体运行中心编辑支馨云
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分享“热点”给读者,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搜寻最热门的实时话题。
最怕听到:这个选题不好换一个,标题不够吸引人改一下,页面不够精美重新排,配图像素太低重新找……不过,精益求精,为的就是身为*媒人的责任与使命。光做推送还不够,部门的同事们练就了P图、制作h5、航拍、直播、剪辑短视频、制作原创的本领。团队合作,井井有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有温度的新媒体人!
采集中心实习记者韩一宁
今年三月,我很荣幸地成了新闻信息中心的一名实习记者。读者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用心记录,传递感动。
记者这个职业,我喜欢这份艰辛,尊重这份使命,我会格外坚守这份职责。匆忙中,一天又结束了。放下手中的笔,憧憬着以后的记者生涯,将会赋予我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性格,造就我格尽职守、是非分明的品德,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在很多人眼中,记者,是风光而又神秘的存在。然而当记者,不是一件易事。真实的工作日常是……
为了一篇及时的新闻报道,他们可能要顶着暴风雨前行,雨水混着汗水浸湿衣衫,他们可能要踩着泥泞的浑水,穿过随时可能落石的崎岖山路,他们可能一整天都没顾上一顿饭,匆匆忙忙地奔波在路上随便吃两口。
他们用真实的文字,记录溧阳的大事、老百姓的身边事,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第一时间到现场。
做一枚记录时代的符号,抱一个揭示真实的理想,尽一份守望社会的责任,这是记者们天生的骄傲。
采访结束,赶紧赶出新闻稿,保证明天能第一时间见报。
挖空心思制作标题,精益求精力争版面更美,换个词会不会更生动?铺个底纹会不会好看点?图片有点暗再提亮一些?
为了时事新闻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新闻工作者经常不分昼夜,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时,时常加班到深夜。不到报纸定稿的最后一刻,都要坚守岗位!
面对媒体融合大势,大家磨砺技能,策划选题、扛起摄像机、操作无人机,采访制作融媒体报道,给读者不一样的新闻视点。
我们是新闻工作者,白天在街头倾听百姓们的心声,捕捉美好,黑夜里伏案整理文稿,忘记了时间,为了溧阳的闪亮瞬间,忙碌并快乐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四力”,努力争做有温度的媒体人。
此刻向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说一声:“节日快乐”!
内容来源
溧阳时报